玉麟堂会诸司观牡丹酴醾三绝

东风微峭护余春,红紫香中酒自温。
不用忙催银烛上,酴醾如雪照黄昏。

作品评述

诗词:《玉麟堂会诸司观牡丹酴醾三绝》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中文译文:
东风微峭护余春,
红紫香中酒自温。
不用忙催银烛上,
酴醾如雪照黄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观赏牡丹花的场景,通过细腻而典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诗的开篇以"东风微峭护余春",描述了春天微寒的气息,仿佛是在保护着春天的残余。这里的"余春"意指春天的尾声,春天即将过去。作者通过描绘微峭的东风,传达出仍有一丝春意的感觉。

接下来的一句"红紫香中酒自温",表达了作者在玉麟堂欣赏牡丹花时,周围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而自己手中的酒也因为花香的温暖而变得更加美味。这句诗以色彩和气味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花香和美酒的场景,传达出愉悦和享受的情感。

最后两句"不用忙催银烛上,酴醾如雪照黄昏"中,作者表达了对美景的沉醉和不舍之情。"不用忙催银烛上"意味着作者不想让夜幕降临,因为仍然陶醉在牡丹花的美景中。"酴醾如雪照黄昏"形容了酒的颜色如同雪一样洁白,照亮了黄昏时的景色。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欣赏牡丹花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不舍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美好事物的喜悦之情,同时又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读者在阅读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微妙变化以及作者对美景的热爱和沉醉,同时也能够引发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行矣脱锦绷,笙竽奏风篁。岁晚尤可敬,霜雪不改常。

小子尔定孙,来前吾语汝。尔今既加冠,盍以成人遇。今尔名以榘,字尔以方叟。告尔名字义,尔其敬听受。榘所以为方,是为法度器。极天下之方,不能外乎是。在人事而言,不越乎此理。此理根所性,其本一而已。散诸事物间,各各有所止。当然不容易,万殊而一揆。截截有成法,方正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昔常咏遗风,著为

铜瓶洒遍不胜寒,雨点匀圆冻未乾。回首曈曨朝日上,槐龙对舞覆衣冠。

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云移石欲堕,雨霁蹊犹湿。倚策眺两湖,波光焕相袭。东若既纡青,西蘅亦凝碧。芙蓉落双镜,天影浮重璧。不睹水分流,但觉洲如织。樯乌有离声,矶鸥无并翼。会兹物化情,感彼高深迹。从适得所遣,何为苦拘迫。

门外春将半,闲花处处开。山童曾折后,幽鸟不衔来。

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望望梧桐一划齐,山深曾是凤来栖。只今吾道非耶是,更有何人歌凤兮。

去去天涯无定期,瘦童羸马共依依。暮烟江口客来绝,寒叶岭头人住稀。带雪野风吹旅思,入云山火照行衣。钓台吟阁沧洲在,应为初心未得归。

今朝二月半,百华开烂熳。云绕翠峰头,莺啼杨柳岸。观音借路行,文殊分主伴。独有解空人,支筇浑不管。直饶天外雨华飞,翻覆都来是这汉。

露泣啼螿草,潮声宿雁汀。经年寄孤舫,终夜托丘亭。楚泽无穷白,巴山何处青?四方男子事,不敢恨飘零。

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远梦亦羞归海徼,贫游多是滞边陲。胡云不聚风无定,陇路难行栈更危。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

疏爵新刚应,论功旧石材。能形文母梦,还讶佞人来。海市为谁出,衡云岂自开。乞灵如见告,逐客几时回。

涪江风月为谁清,莫向涪翁问姓名。万古涪江流不尽,渔矶月似旧时明。

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

入竹投窗夜有声,似违残腊作初正。三更爽气侵危坐,万里回风逼发生。呵笔小吟撩我老,闭门高卧见君情。只今剩作惊人句,颇觉吟边意未平。

尝忆江都大业秋,曾随銮跸戏龙舟。伤心一觉兴亡梦,堤柳无情识世愁。

曲江冰欲尽,风日已恬和。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仙掖高情客,相招共一过。

谁家巧归为花谋,针丝残零细意收。不管生红难熨贴,从教百皱缀枝头。

昔多相与笑,今谁相与哀。峡哀哭幽魂,噭噭风吹来。堕魄抱空月,出没难自裁。齑粉一闪间,春涛百丈雷。峡水声不平,碧沲牵清洄。沙棱箭箭急,波齿龂龂开。呀彼无底吮,待此不测灾。谷号相喷激,石怒争旋回。古醉有复乡,今缧多为能。字孤徒仿佛,衔雪犹惊猜。薄俗少直肠,交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