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一声声劝人归去,啼血江南几树花。
我被微官拘束在,汝缘何事不归家。

作品评述

《子规》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子规鸟的啼声,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劝诫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声声劝人归去,
啼血江南几树花。
我被微官拘束在,
汝缘何事不归家。

诗词的诗意是,作者通过子规鸟的啼声,向人们劝诫归乡。子规鸟是一种常见于江南地区的鸟类,它的啼声常常被人们视为离别的象征。诗中的“一声声劝人归去”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家乡的人们的思念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回到家乡,回归自己的根源。

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归乡情怀:诗中的劝诫归乡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作者通过子规鸟的啼声,表达了对远离家乡的人们的思念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回到家乡,回归自己的根源。

2. 子规鸟的象征意义:子规鸟在诗中起到了象征作用。子规鸟的啼声常常被人们视为离别的象征,它的啼声让人们想起故乡的美好和亲人的思念。通过子规鸟的形象,作者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远离家乡的人们的劝诫。

3. 社会批判:诗中的“我被微官拘束在,汝缘何事不归家”一句,抨击了官僚体制对人们归乡的限制和束缚。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人们追求自由的呼唤。

总的来说,刘克庄的《子规》通过子规鸟的啼声,表达了对归乡的劝诫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批判了社会对人们归乡的限制。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自由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漫把诗情访奇景,艳花浓酒属闲人。

横担楖栗走诸方,佛祖玄关路转长。放下身心归故隐,金乌依旧出扶桑。

自从日驭行牵牛,四十五日为春朝。谁驱阿香送劈历,更遣玉女来姑瑶。从来雷雪不两立,有如皋禹於驩苗。闯然方驾朝正月,是反常性皆为妖。阳孳於子达於寅,蛰虫欲动寒鱼跳。苍龙久移旧岁次,朱鸟亦向新年杓。如何阳伏不能出,阴气所沴如沃焦。相摩为电搏为震,始初隐隐如迢遥。

罢官御史府,屏迹五湖东。江水□□□,山花费酒筒。野情方浩荡,高论入虚空。明日春田事,还寻荷翁。

衣多藏之笥,食余积之囷。我享既有限,富亦岂胜贫。布裼本自温,笋蕨固已珍。君看梁伯鸶,寄食终其身。

问讯西湖旧隐庐,水边雪后又何如。只今付与谁人手,籍甚诗名白社徐。

献颂侈春朝,争期千岁寿。凌寒傲岁时,自与冰霜久。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俊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罢享宾天。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屡批龙鳞眷未衰,孤臣万死负恩私。玉阶方寸从容语,惟有天知与上知。

风雪萧萧席作门,奴星急把柳车焚。脐中红炷两三日,坞里黄金十万斤。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傀在灯前。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早登金扉踏仙鳌,晚陪大政归拥旄。石林风月出处高,清心妙寄同挥毫。丽如云锦披宫袍,横走健态霜鹘捎。万里笔阵谁能鏖,摧锋今识真孟劳。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百花休漫妒。

好着西湖藕似船,青秧绿水正相缘。漫从略彴无人处,唤得婵娟欲雨天。云意爱随双桨动,山光只在短蓬边。小园暇日频来往,老竹乔松看岁年。

希夷一睡一月,惜哉肘后不传。拥破衣裘待旦,听残更点如年。

建阳则有王,桐城则有孟。王酝清而淳,孟盎和而劲。一酌适我情,再酌养我性。充腹皆阳和,阴慝不得并。或隔千里遥,或馀百里径。水陆有远近,非好遂无胫。苟不遇益友,吾瓶讵能罄。

之。及泉幕任满,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虽知非当路意,而迫于君命,不敢俟驾,故寓意此词。道过分水岭,复题诗云:“谁知不作多时别。”又题崇安驿诗云:“睡美生习晓色催。”皆此意也。既而罢归,离临安有词云:“湖上送残春,已负别时归约。”则公之去就,盖蚤定矣。邻鸡不管

如旦群阴豁,春阳万壑融。八荒双眼界,千圣一家风。不必寻玄妙,宁须泥苦空。本来无见解,何处觅神通。谷粟饥为药。雷霆听或聋。鸢鱼均自适,虎鼠竟谁雄。轩冕因时贵,箪瓢有命穷。诗书休发冢,谈笑任关弓。陶令琴三弄,徐公酒一中。浮云容易改,明月古今同。上达真无累,织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