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孙常州寺簿二首

早宦早收不,相从溪与山。
身曾五□贵,心自一鸥閒。
留训金籯外,寻盟贝叶閒。
手铭平日事,打破死生关。

作品评述

《挽孙常州寺簿二首》是宋代陈著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早年官场的经历和个人心境,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挽孙常州寺簿二首

早宦早收不,相从溪与山。
身曾五亩贵,心自一鸥闲。
留训金篼外,寻盟贝叶闲。
手铭平日事,打破死生关。

译文:
早早从政未能成功,与山水为伴相随。
身处高位不过五亩田,心却像一只自由的海鸥。
留下训诫于金篼外,寻找心灵的贝叶闲适。
手中铭刻着平凡日常的事,打破了生死的羁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叙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早年从政的失意和对人生的反思。作者在官场上早早投身,但却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就,因此感到懊悔和遗憾。然而,在人们追求权势和地位的同时,作者宁愿与山水为友,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用身处高位不过五亩田的比喻,暗示自己虽然在社会地位上并不高贵,但内心却保持着一种自由和超然的态度。

诗中的一鸥形象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精神,与诗人的内心状态相呼应。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繁琐世务的厌倦,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留下训诫于金篼外,寻找心灵的贝叶闲适。金篼是古代官员的帽子,代表着权力和束缚,而贝叶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书写材料,象征着自由和随意。这两个意象对比鲜明,显示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的决心。

最后一句“手铭平日事,打破死生关”,表达了作者要用行动和思想去超越生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权力和世俗的反思,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的追求。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表达了对自由和心灵的渴望。这首诗以淡泊宁静的态度,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面。

诗词推荐

重冈古道春风里,草色花光似故人。却喜此身今漫浪,回家随处得相亲。

文潜字元翰,莆田人。孤癖苦吟,诗不多作,或累月始成一章。弃家学道,寄食武夷山中,数载后剃发为僧。谩将遗迹问齐梁,寂寂台城露草荒。废井尚封陵寝气,初钟不唤景阳妆。苍茫野水迷官道,高下寒山出女墙。还忆诵经梁武帝,临风倚树吊斜阳。

数掩围柴荆,王维画不成。尤怜月中影,特地起诗情。

饱暖无他事,天心亦易回。缫车翻急瀑,麦磨响轻雷。履辟行泥笋,衣蒸过雨梅。荒村断鱼肉,随兴酌出杯。

笃谨宁违俗,清淳不近名。几多岐上泣,独自吉中行。岁晚露沾草,山空霜满荆。南溪后月夜,的的为谁明。

金钲鼙鼓肃秋声,画戟油幢照座明。千骑夹营横槊气,六花簇队焕新晴。雍容坛上看儒将,潦倒尊前愧老兵。横槊赋诗豪杰事,澄江休数谢宣城。

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

旧恨新愁无际。近水远山都是。西北有高楼,正为行藏独倚。留滞。留滞。家在吴头楚尾。

廉耻有微缺,须知孝未纯。白华何所似,所似皎然身。

南阳素书,浩之素珍。而本朝观浩之书,又皆以为绝伦。今视诸贤之跋,凡十有三人。岁月几何,又不能仿佛其清尘。书意日新,而迹日陈。白首之攻,庶几信今。

粤自两仪分,溟波长诸水。涵渟昭体量,沆瀁无涯涘。一目但浺瀜,百川竞输委,东闻号扶桑,西或称蒙汜。浴日扬明辉,浮天忘表里。神灵奠厥居,鳞介安攸止。蜃气成楼台,珠光耀坻沚。渔商所依凭,利用何穷已。喜楫通九夷,乘风超万里。初唯见平相,渐得悟深理。傥可觅蓬莱,当从

湖边春色十分深,恨满枝枝被雨淋。羌笛一声何处曲,等闲惊起故园心。

曲池流水细鳞鳞,高会传觞似洛滨。红粉翠蛾应不要,画船来往胜于人。

我是曾孙孙又孙,今朝始谒武夷君。三英秀峙千岩合,九曲平空两岸分。丹壑何年流绛水,幔亭整日鏁红云。一生湖海江三白,早向溪头累石坟。

同病病夫怜病鹤,精神不损翅翎伤。未堪再举摩霄汉,只合相随觅稻粱。但作悲吟和嘹唳,难将俗貌对昂藏。唯应一事宜为伴,我发君毛俱似霜。

庵扉深向白云隈,尘外朋游首重回。三叠琴心融内景,一窗宴坐蕴真胎。雨催芝术依微绿,花发菖蒲积渐开。寄语道人端有待,莫留水榭与风台。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此去播迁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久别何人与砭盲,新诗见寄味偏长。求仙已得丹升鼎,凿石仍成玉作堂。暖日松筠香北牖,清风书卷散东床。静中剩得无穷味,笑看蜂衙早晚忙。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

天付风流。相时宜称,著处清幽。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却憎吹笛高楼。一夜里、教人鬓秋。不道明朝,半随风远,半逐波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