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宗镜录

百卷非文字,精探海藏深。
老胡三寸舌,镜主几生心。
力破尘劳纲,能销旷劫金。
归原何所似,花底啭灵禽。

作品评述

《阅宗镜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智愚。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卷非文字,精探海藏深。
老胡三寸舌,镜主几生心。
力破尘劳纲,能销旷劫金。
归原何所似,花底啭灵禽。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智慧和内心洞察力的思考。诗中通过比喻,描绘了一种超越文字和书籍的智慧,以及对于人们内心的觉醒和洞察。作者通过反思人与书籍之间的关系,强调真正的智慧不仅仅来自于文字的学习,而是源于心灵的体悟和深度的洞察。

赏析:
诗的开头,作者说百卷书并不代表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需要深入探索心灵的深处,犹如探索无垠的海洋一样。这里的海洋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广阔和深奥。

接着,作者提到了一个名叫"老胡"的人,他只有三寸长的舌头,但却能洞察事物的本质。这里的"舌"象征着言语和表达的能力,作者通过这个比喻,强调了智慧的力量不仅仅来自于言语的数量或者言辞的华丽,而是源于内心的洞察和理解。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继续表达了智慧的力量。他说智慧能够打破尘劳的束缚,能够消除逝去岁月的金玉,这里的"尘劳纲"和"旷劫金"都是隐喻,指代世俗的束缚和时光的流逝。智慧能够超越这些局限,让人们重归本源。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运用了花和灵禽的形象,来表达智慧的归宿。他问归原之地何所似,暗示智慧的归宿无法用常规的物象来形容,它是一种超越言语和形象的境界。而花底啭灵禽则象征着智慧的归宿是纯净和美好的。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真正智慧的追求和洞察力的赞美。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仅来自于文字和书籍的学习,更需要通过内心的体悟和洞察来获得。只有通过超越物质和表面的境界,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智慧归宿。

诗词推荐

雏凤今年又一鸣,芝兰秀发不曾停。州前争探黄金榜,却报城隅最泠厅。

无边春色。试从汉谕堂边觅。儿前上寿孙扶掖。九十娘娘,身是五朝客。眼前富贵浑闲历。个中真乐天然的。儿孙强劝持余沥。娘道休休,明日儿生日。(堂名汉谕)

虽作尧时击壤民,田家忧乐尚关身。抱珠难起龙公睡,走石谁撩飓毋嗔。

穹崇千尺压群峦,终日登临兴未阑。佳趣清幽尘自涤,升天犹有许君坛。

去是住时因,住是去时果。去住与果因,无可无不可。

青溪知不远,白首要难归。空想烟云里,春风鸾鹤飞。谁论传法偈,自补坐禅衣。未谢侯门去,寻常即掩扉。

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

文公名节冠当年,没世清风更凛然。梁父旧庐空德里,西州华屋恸时贤。平生奏御三千牍,不朽文章二百篇。潇洒建溪遗俗在,至今弦诵满山川。

溪杏山桃欲占新,高梅放蕊尚娇春。额黄映日明飞燕,肌粉含风冷太真。玉笛悲凉吹易散,冰纨生涩画难亲。争妍喜有君诗在,老我翛然敢效颦。

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作诗求工今则然,古人培本深其源。周鸦庄骚略未究,浪摹月露缀语言。知君胸中藏武库,平生游戏皆好句。老夫血指妙斲前,亟当还家事温故。

吾家苍头奴,斫玉手自携。云恐春风恶,吹开枝高低。

吾友多称君,思见寒附火。气温玉开籍,才敏鏃加笴。尝於师鲁书,言词屡及我。乖疏久益新,慕合迎已可。奈何縻组绶,无路动车輠。近乃得百篇,能诗今信果。清寒水石舂,怪险蛟螭锁。远念烟鸿去,呈妍露葩娜。古人虽已矣,风流未应堕。东来勿后期,山桃缀红颗。

谁能嗟叹光阴暮,岂复忧愁活计贫。忽忽不知头上事,时时犹忆眼中人。早为良友非交势,晚接嘉姻不失亲。最喜两家婚嫁毕,一时抽得尚平身。

蒲柳深复淡,桃李白间红,东皇一税驾,万物酣春风。烟村在何许?小屏团扇中。一笑唤稚子,相扶上短篷。

两别因循久酿疑,其如老病骨累累。心铭自勒家庭苦,手绠曾悬坎井危。吠雪有声非我累,仰天无愧要相知。交情须看寒松柏,傲尽春风桃李时。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凉月生秋浦,玉沙鳞鳞光。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曾到蟾宫,玉轮乞得长随手。数声轻叩。已自锵琼玖。最好长清,浑不惊秋候。歌阑后。那回辞酒。笑把遮檀口。

石上叶生青凤尾,阶前花开黄鹄觜。美人弄水百花池,水洒花枝双蝶飞。

匡庐古寺暗松藤,曾宿寒岩最上层。火暖炉温四山静,前溪风雪后窗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