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边贡的《登直沽城楼》
拼音和注音
guān miǎn bā fāng tōng yì dào , hé shān qiān lǐ kòng shén zhō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冠冕:(名)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也用作官吏的代称。②(形)体面;堂皇:尽说些~的话管什么用?
河山:(名)国家的疆土:锦绣~。
神州: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
驿道: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
八方:(名)泛指四周、各地:四面~。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原诗
宦游数览东南胜,西北乾坤见此楼。
冠冕八方通驿道,河山千里控神州。
风连碣石云秋黯,日倒扶桑海夕流。
老病独悬戎马涕,俯身疑入洞庭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