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

老去心灰不复然,一麾江海意方坚。
那堪黄散付子度,空羡苏杭养乐天。
病肺一春难白酒,别肠三夜绕朱弦。
群仙正欲吾归去,共把清风借玉川。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次韵答黄安中兼简林子中》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去心灰不复然,
一麾江海意方坚。
那堪黄散付子度,
空羡苏杭养乐天。

病肺一春难白酒,
别肠三夜绕朱弦。
群仙正欲吾归去,
共把清风借玉川。

中文译文:
年老之后,心灰意冷不再如当年,
一挥手,江海间的意志依然坚定。
怎能忍受黄色的尘埃掩盖了子度的才华,
空想着羡慕苏州和杭州那些养乐天般的人。

因病肺,一个春天难以享受美酒,
因别离之痛,三夜围绕着琴弦。
众仙们正在期待着我回归,
一起借助玉川的清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晚年的心境和感受。诗人年老之后,内心感到灰暗和冷淡,但他依然坚定地挥舞着手臂,表达自己对江海间事物的情感和追求。他无法忍受黄色的尘埃掩盖了才华横溢的子度,同时羡慕那些在苏州和杭州生活的人们,他们能够像养乐天一样快乐地生活。

苏轼还表达了自己身体上的困扰和心灵的痛苦。他因患病而无法享受美酒,一个春天过去了仍未能品尝到愉悦的滋味。同时,他的别离之痛使他整夜围绕着琴弦思念。然而,众仙们却期待着他回归仙界,一起在玉川的清风中共度美好时光。

这首诗词通过对老去心境、生活困扰和仙境向往的描绘,展现了苏轼晚年的情感和对人生的反思。他在境遇和身体上的困顿中仍然保持着坚定的意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渴望。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表达和生活观察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簪*潇然自谢林。一家柔*到周南。以贤论母书彤管,有子能官尽孝心。香雾碧,寿尊深。岁时春辇醉花阴。从今业庆堂前月,翠竹高梧听凤

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苍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路极阴溪里,寒生暑气中。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

百年诗种世科存,三载相望两拜恩。主簿从渠称大小,儒冠喜我到儿孙。立身正要先忠孝,力学尤须造本原。老矣寸阴犹共惜,日新期汝大吾门。

山前溪是当时水,源上桃非旧日花。多是渔郎露消息,洞门从此锁烟霞。

雪丝忪细紫团栾,今代无人识古兰。本草图经川续断,今人误作古兰看。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香深雾暖。正人在、锦瑟华年深院。旧日汉宫,分得红兰滋吴苑。临池羞落梅花片。弄水月、初匀妆面。紫烟笼处,双鸾共跨,洞箫低按。歌管。红围翠袖,冻云外,似觉东风先转。绣畔昼迟,花底天宽春无限。仙郎骄马琼林宴。待卷上、珠帘教看。更传莺入新年,宝钗梦燕。

城南乌声和且都,我识丈人屋上乌。难老堂中一樽酒,不教霜雪上髭须。樊侯种梓用葛谒,丈人向来亦种德。挽回万事入绳床,花竹相看有佳色。人生知足一饱多,当时恨我弃渔蓑。题诗素壁蛇蚓集,五百年后公摩挲。

春近山中日渐长,重重云崦閟幽香。神仙不饮尘凡酒,素面看人醉後狂。

游鸟翔故巢。狐死反邱穴。我信归故乡。安得惮离别。

老来危迹感秋蓬,万事都归马耳风。百五节为春好处,两三年在乱离中。溅花难禁少陵泪,缚柳休辞韩子穷。最是残镫风雨夜,杜鹃声里梦西东。

寒收花尚瘦,风静江不湍。元戎肃千骑,历览元留难。好景要徐出,微云故遮阑。惟春布嘉惠,公岂乐游观。庞眉八十老,扶杖来蹒跚。去年幸一稔,何以报长官。酌酒公自劳,得无有愁叹。嗟哉三章约,所贵简且宽。黄堂载清静,自觉田里安。须公出妙语,兹游记不刊。

安翔紫云軿,游盼璚仙家。斜阳射岩谷。眩目皆丹砂。娃鬟挟鸾尾,倦埽菖蒲花。

别来不寄一行书,贝叶琅函想自娱。喜得直庐新内阁,梦成同舍旧东都。绝知笔底鶱腾在,未省体中安稳无。见说闽山小儿子,夤缘即罢数趋隅。

谁谓庐陵是富州,反成穷匮省支。寿筵只作家常办,不学豪奢呈逞异差。

连朝微雪暗消凝,始觉春风逐旋增。今早画檐偏有意,数条吹折晒残冰。

雪霁云犹冻,朝寒酒倍香。珠林风缥缈,银海日光芒。骑马游真快,呼鹰兴不忘。故园无限好,却滞峄山阳。

蜂儿园裹香尘细,燕子楼中宝瑟斜。惟有天知太平事,乞倾东海洗胡沙。

得意今如此,清光不可攀。臣心尧日下,乡思楚云间。杨柳依归棹,芙蓉栖旧山。采兰兼衣锦,何似买臣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