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
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
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
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
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
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

作品评述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晚上登上西宝刹,
晴望东边的精舍。
阳光照耀着转角楼台,
辉煌的景象如同画卷。
冰浮在水面上闪烁,
雪压在松树上低垂。
石阁中的僧人上来,
云彩中的雁儿飞下。
西京城里喧嚣繁忙,
东洛城却平静如社稷。
曾经回忆起过往的游玩,
在香山上明亮的月夜。

诗意:
这首诗以香山寺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晚上登上西宝刹(菩提寺上方的一座塔)后所看到的景象。诗人透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他描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如阳光照耀下的楼台、水中的冰和松树上的雪。同时,他也描绘了僧人从石阁里上来,雁儿从云彩中飞下的场景。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喧嚣世界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唐代以景写情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与内心安宁的向往。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细腻,通过反照转楼台的辉煌景象、冰浮水面的闪烁光芒以及雪压松树的景象,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僧人上来和雁儿飞下的场景,将人与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层次感。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喧嚣世界的反思。他用"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的对比来表达对现实社会喧嚣与东洛城平静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诗词更加生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立思考和渴望宁静的情感。

最后,诗人回忆起在香山上度过的明亮月夜,以此来反衬现实世界的喧嚣。这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和内心平静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内心安宁的向往。同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使得诗词充满了美感和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一身无定处,万里独销魂。芳草迷归路,春衣滴泪痕。几时休旅食,向夜宿江村。欲识异乡苦,空山啼暮猿。

君不见汉家左辅百万户,里胥夜惊厌桴鼓。尔来荆棘露沾衣,只有山河阅今古。邵侯风流华省郎,三十凭熊两开府。不须闭阁决田讼,多屑石饼羞鱼俎。东南文章旧人物,莫愧莼羹便酪乳。仍烦细阅白沙龙,骕骦一骨今何所。

薛县高台已半倾,碧波遗甃自盈盈。池蛙不辨兴亡意,犹学当年鼓吹声。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栖乌喜林曙,惊蓬伤岁阑。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朔风无重衣,仆马饥且寒。惨戚别妻子,迟回出门难。男儿值休明,岂是长泥蟠。何者为木偶,何人侍金銮。郁郁守贫贱,悠悠亦无端。进不图功名,退不处岩峦。穷通在何日,光景如跳丸。富贵苦不早,令人摧心肝。誓期春之阳,一振

早岁即相知,嗟君最后时。青云仍未达,白发欲成丝。小店关门树,长河华岳祠。弘农人吏待,莫使马行迟。

念子抱沉疾,霜露变滁城。独此高窗下,自然无世情。

白石春泉满。黄金新埒开。戚里车先度。兰池马即来。落花承舞席。春衫拭酒杯。行厨半路待。载妓一双回。

春草东江外,翩翩北路归。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

白发汉中郎,旌旗下建章。雪通沙路润,春入塞云黄。地势井陉口,天文大昴旁。平时卷金甲,壮略寄壶觞。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有情终古似无情,别语悔分明。莫道芳时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为伊指点再来缘,疏雨洗遗钿。

胯下桥南逆水风,十幅蒲帆弯若弓。淮波带日鱼鳞红,岌岌飞上北斗中。龟山始撞人定钟,岸草涩涩鸣秋虫。

寒夜梦初醒。行尽江南万里程。早是愁来无会处,时听。败叶相传细雨声。书信也无凭。万事由他别后情。谁信归来须及早,长亭。短帽轻衫走马迎。

春庭晚望,萧悫。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荀。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紫衣明主赠,归寺感先师。受业恩难报,开堂影不知。松风欹枕夜,山雪下楼时。此际无人会,微吟复敛眉。

物意因人喜,人情与物和。家家缲茧火,处处插秧歌。麦熟黄疑委,桑余路尚多。我居虽逼仄,度日亦婆娑。

半壳含黄,双螯擘紫,风流浑是芦花。江头秋老,谁了酒生涯。玉质金相如许,怎消受、明月寒沙。橙香也,不闲左手,除是付诗家。草泥,行郭索,横戈曾怒,张翰浮夸。笑鲈鱼虽好,风味争些。醉嚼霜前松雪,江湖梦、不枉归槎。停杯问,余其负腹,是腹负余耶。

闲居多僻静,犹恐道相违。只是夜深坐,那堪春未归。嫩苔粘野色,香絮扑人衣。纵有野僧到,终朝不话非。

回首家山已十程,摇鞭自笑苦劳生。云先带暝岩边宿,月独伴人溪上行。草屋停骖难可意,店翁叱犬不容声。明朝路远起须早,第一鸡啼是五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