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大水二首

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忧。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洶若龙移湫。
眼看上流没高树,下流屋庐渺无处。
君不见甲子之岁至甲申,如此灾变已三度。

作品评述

《甲申大水二首》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所在的地方背山面江,在一次雨水过后,江水泛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忧虑。尤其是梅雨倾盆,江水猛烈如龙游湫洲。上游看不到高大的树木,下游的房屋也都被水淹没,几乎无处可逃。作者提到了甲子年到甲申年,这样的灾变已经发生了三次,暗示着这种灾害的频繁发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灾害中人们的困境和忧虑,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无奈感。它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脆弱性之间的对比,以及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无法控制的感受。

这首诗词中的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吾州背山面江流,
我所在的地方背靠山,面临江水,

一雨便有泛溢忧。
一场雨水就会引发泛滥的忧虑。

况复梅霖倒江海,
何况梅雨倾盆,江水倒灌成海,

白昼洶若龙移湫。
白天江水汹涌如龙游湫洲。

眼看上流没高树,
眼前望去上游没有高大的树木,

下流屋庐渺无处。
下游的房屋都无处可寻。

君不见甲子之岁至甲申,
你难道没看见从甲子年到甲申年,

如此灾变已三度。
这样的灾变已经发生了三次。

诗词通过对江水泛滥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渺小。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担忧和对人类力量的反思。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细腻,通过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场景。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灾害中的人们和自然界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它提醒人们要谦虚面对自然的力量,并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海气生华蜃,天光落采虹。穹阶曾帝陟,飞观有仙通。燕士何年召,周民不日攻。禁西伤旧事,七校指离宫。

寒山太湖东,六月雪埋坞。时有天耳师,巢居类巢父。春秋未半百,气骨自高古。清泉冻连底,蹲石怒狮虎。此中除梅花,无物入岩户。

春溜来无限,新蒲绿未齐。苍烟山带北,红浪日平西。野鹜时孤往,林鹦忽并啼。一篇行一曲,依约似青溪。

奴婢请淘酒米,园丁催算花钱。如许日生公事,谁云穷巷萧然。

春事已过半,豫怀风雨忧。苦无亲朋乐,自携儿女游。丁山峙城南,老稚载一舟。狭径登诘曲,轩窗居上头。遐观接去鸟,俯视临清流。溪花正烂漫,堤柳绿且柔。杳霭烟云间,前瞻帝王州。田野乱棋布,山川莽相缪。闰妻不能饮,取酒自劝酬。鲜妆谁家妇,造席为我讴。风光亦可醉,景物

寺古丹青暗,地幽花木莫。垣墙兵火后,台殿栋梁新。绕屋松声合,铺庭草色匀。春耕迷古垒,野水滟通津。落魄闲来客,萧条禁火晨。重寻旧游地,俯仰十年身。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赤鱼白蟹何足数,风味未可松江钙。

曲龙丈人冠藕花,其颜色映光明砂。玉绳金枝有通籍,五岳三山如一家。遥指丛霄沓灵岛,岛中晔晔无凡草。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石台石镜月长明,石洞石桥连上清。人间妻子见不识,拍云挥手升天行。摩天截汉何潇洒,四石五云更上下。下方小兆更拜焉,愿得骑云作车马。

忆昔新亭敞玉霄,使君髯舅意飘飘。春风潋滟黄金琖,明月参差紫玉箫。歌吹旧踪空草木,风流闲许属渔樵。凭栏无限凄怆意,寂寞寒江落暮潮。

巾栉侵残夜,衣裳谒上官。市心偏得热,堤面自生寒。水阔江湖小,川平象纬宽。篮舆得佳梦,摇兀又惊残。

秋霖过百日,岁望终何如。嘉谷就穗生,茁茁垂青须。宿麦未入土,大田多泥涂。河阔不辨马,原高恐生鱼。时政苟云失,生民亦何辜。雨若是天泪,天眼应已枯。

却忆天台去,移居海岛空。观寒琪树碧,雪浅石桥通。漱齿飞泉外,餐霞早境中。终期赤城里,披氅与君同。

往岁先皇驭九州,侍臣才业最风流。文穷典诰虽馀力,俗致雍熙尽密谋。兰省换班青作绶,柏台前引绛为鞲。都缘未负江山兴,开济生灵校一秋。

我时已巴歈,曲短不成弄。君诗如郢人,白云渺云梦。天公震而矜,大地作一供。封姨不自惜,纷纷管迎送。须臾万象减,此世无与共。惟馀沧江水,不止亦不动。聋渠缟带绔,等用麻衣讽。寒梅自生香,古井亦受冻。松髯老不脱,岁晚见梁陈。此事且勿言,惟知饮当痛。

闻道崔公作芦雁,端如庄叟玩鯈鱼。骞翔唼啑妙百态,君看老因般礴馀。

丹地清江若有期,卜居仍俯小涟漪。颇怜松竹无多地,只顿琴书已近篱。久雨不妨田要润,暂凉真与病相宜。何当去此炎歊酷,日待风高脱叶时。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雨寒两月勒春迟,初喜云间漏霁晖。道是攀花无雨点,忽然放手溅人衣。

四戒从谁得,忠勤与孝廉。本原来简册,膏润到闾阎。仕久机锋熟,时来智虑添。平生真售用,家法有森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