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草堂为陈天锡赋

选胜南郊结草堂,幽清绝似午桥庄。
林鸠唤雨山光暝,畦稻舒花水气长。
携酒秋清观纳稼,杖藜春晚看条桑。
粢盛献享修祠罢,合族筵开乐未央。

作品评述

《南郊草堂为陈天锡赋》是明代倪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选胜南郊结草堂,
幽清绝似午桥庄。
林鸠唤雨山光暝,
畦稻舒花水气长。
携酒秋清观纳稼,
杖藜春晚看条桑。
粢盛献享修祠罢,
合族筵开乐未央。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赞美陈天锡而创作的。诗人在南郊选取了一个宜人的地方建造了一座草堂,它的幽静清幽之感犹如午桥庄园般。在这里,林中的鸠鸟呼唤着雨水,山光昏暗,稻田和花草在水气的滋润下茂盛生长。秋天,携带美酒来此,清凉的秋风中观赏着丰收的稻谷;春天晚上,倚着拐杖,看着条条桑树。在丰收的时刻,举行祭祀仪式,献上粢盛的祭品,祭祀结束后,家族举办宴会,欢乐的氛围延续不断。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南郊的草堂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场景,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色和丰收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如雨声、山光、稻田和花草,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同时,诗人通过描述农田的景象,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农耕生活的赞美。

诗中的草堂被描绘为一处幽静清幽的地方,与午桥庄园相媲美。这种宁静的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静心思考的场所。诗人在秋天携酒观赏丰收的稻谷,在春天晚上倚着拐杖眺望桑树,表达了对农田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最后两句表达了家族团聚和欢乐的场景。在丰收后,人们举行祭祀仪式,向神灵献上丰盛的祭品,表达感恩之情。祭祀结束后,家族开启宴会,享受团聚和欢乐的时光,这种乐观向上的氛围贯穿全诗。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收的气氛,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田生活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陈天锡的敬重和祝福之情。诗意深远,意境清新,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诗词推荐

层城郁迢迢,长溪贯双流。喧然闤阓中,乃有白摐洲。兹晨策杖往,秀色散我忧。窅眇蛟龙窟,澄明鸥鹭秋。开花照白日,接叶暗渔舟。凉风起其末,客衣薄飕珝。我欲携童稚,具此双钓钩。高歌绿水曲,散发洲上头。安能随世人,负我平生游。

射生户,前日献一豹,今日献一狼。豹因伤我牛,狼因食我羊。狼豹诚为害人物,县官赏之缣五匹。射生户,持缣归。为人除害固可赏,贪功趋利尔勿为。弦弓毒矢无妄发,恐尔不识麒麟儿。

故人安慰善为辞,五十专城道未迟。徒使花袍红似火,其如蓬鬓白成丝。且贪薄俸君应惜,不称衰容我自知。银印可怜将底用,只堪归舍吓妻儿。

寒雁过原急,渚边秋色深。烟霞向海岛,风雨宿园林。俱住明时愿,同怀故国心。未能先隐迹,聊此一相寻。

有客来自高句丽,遗我一幅丈二纸。纤白只如松顶云,光明不减吴江水。藏之箧笥今七年,妻孥爱惜如纨绮。至正乙巳三月初,王郎远来访老夫。升堂饮茶礼未毕,索纸为画云山图。初为乱石势已大,橐驼连拳马牛卧。忽焉披地高入天,欲堕不堕令人怕。其阳倒挂扶桑日,其阴积雪深千尺。

芒鞋明日踏晴沙,肯学渠侬走狭斜。天井巷前休倦足,暗门城外把煎茶。暂同佛屋僧庖饭,徐访姚黄魏紫花。要及钱唐尚留钥,共揄吟袂缓归家。

赤县权宜非昔时,近闻谁复古人为。向来声烈有如此,今日飞腾已似迟。雁序相仍尽词掖,虎城宁独待瓜期。归哉怀玉山边路,准拟重看召节时。

歌吹萧条灯火稀,况逢连夕雨垂垂。黄堂景色非街市,应对山棚赋好诗。

南衙,予始相识。时初夏桐阴满庭,故有南衙清书之句少日竹林游,凤麟飞走。一段江山最英秀。南衙倾盖,满院桐阴清书。鬓华思此际、浑依旧。云梦心胸,文章山斗。好个经纶玉堂手。婆娑桂影,凉人露盘仙酎。一杯先领取、乔松寿。

败屋两三间,随僧且住山。诗无一朝废,官有十年闲。日上花明野,鸡啼门掩关。春风从草草,老态已斑斑。

谩学狂吟试笔毡,惭无风度似僧虔。五车不作黄金屋,方寸犹存白玉田。万事混茫随梦境,一关玄牝透真筌。北窗人在羲皇上,占得清风一榻眠。

白帝城西鱼腹浦,十月江平见津浒。当年累石纷成行,此地卧龙经讲武。辕门外建严中权,何人蛇势识常山,未数鱼丽矜郑拒。悬知精神贯金石,尚想号令严钲鼓。老兵料敌尖疑生,川后澂波其敢侮。向令赤伏有遗符,下睨皇州指取。云何遗迹司神明,独靳丰功被寰宇。高城置酒供临眺,往

狗子佛性无,宝剑出规模。落在将军手,横按立当途。

独鹤下随鸡饮啄,众星高共月徘徊。

塞上柳枝且莫歌,夔州竹枝奈愁何。虚心相待莫相误,岁寒望君一来过。

北风吹我过峥嵘,片石中间水一泓。世事由来总如此,枉教辛苦为虚名。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浪静风平月正中,自摇柔櫓驾孤篷。若无三万六千顷,把甚江湖著此翁。

雷公推车电施鞭,飞腾九泽舞百川。须臾开晴万物鲜,仰视白日当青天。

济剧人才易,扶颠力量难。为谋须远大,守节要坚完。气与秋天杳,胸吞梦泽宽。方知至危地,自有泰山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