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送历城李明府入计》
拼音和注音
wǔ líng jiā qì jì mén dōng , cǐ dì chē shū sì hǎi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四海:1.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也可指世界各地。另有“豪放、豁达”的意思。2.四方。泛指四方之地。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五陵少年争缠头。
此地:这里,这个地方。
蓟门:即蓟丘。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五陵佳气蓟门东,此地车书四海同。
叶令远为朝会使,汉家新起建章宫。
君王受计当天下,月朔垂衣出禁中。
台史莫疑凫屡至,都人已识马能工。
三齐郡国推高第,百里弦歌播大风。
清问即求封禅草,好因文似荐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