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书香山九老图》
拼音和注音
qīng shān hé chù wú jiā shǎng , bái shǒu yān shěn kōng bù y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处:哪里,什么地方。
青山:长满绿植的山。
布衣:(名)①布做成的普通衣服:~粗食。②古代指平民百姓:一介~。[反]贵族。
白首:犹白发。表示年老。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唐家名臣白居易,暮年脱略青云器。
抗节羞趋当路门,拂衣起谢人间事。
以兹疏散爱香山,洛下群公亦遂閒。
玉堂金马俱残梦,流水孤云同去还。
石楼烟树朦胧见,八节回滩泻秋练。
云衣落落古松姿,鹤发皤皤冻梨面。
人生宦达应如此,岂必浮名絓青史。
楚国三生少见机,竹林七子徒为尔。
名遂身閒古所稀,洛阳山水又清晖。
青山何处无佳赏,白首湮沈空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