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山谷龟壳诗韵二首

支休纳息三百年,也胜刳赐贮金屋。
问子多智亦多穷。
何如莲叶安巢宿。

作品评述

《和黄山谷龟壳诗韵二首》是宋代易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支休纳息三百年,
也胜刳赐贮金屋。
问子多智亦多穷,
何如莲叶安巢宿。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与黄山谷中的龟壳有关的比喻。诗人通过比较,表达了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和修养的重要性,超越物质财富带来的满足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将龟壳和金屋作为象征物,表达了诗人对于黄山谷中龟壳的赞美和对物质财富的不屑。首句"支休纳息三百年"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富贵和物质,而是内心的宁静和修养。诗人认为,宁静的心灵胜过金屋。

第二句"也胜刳赐贮金屋"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诗人认为,尽管金屋可以带来物质上的富裕,但它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相比之下,龟壳象征的宁静和自在更加珍贵。

接下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子多智亦多穷"。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向某个人提问,问他是否明白智慧和贫穷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智慧可以理解为对于精神追求的理解和体验,而贫穷则指的是物质上的匮乏。诗人认为,即使在物质上贫穷,只要拥有智慧和追求,便能获得真正的富足。

最后一句"何如莲叶安巢宿"通过比喻,进一步加强了诗人的观点。莲叶象征着宁静和纯洁,安巢宿意味着在宁静中安居。诗人认为,像莲叶一样在宁静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心的安宁,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总的来说,《和黄山谷龟壳诗韵二首》通过对比龟壳和金屋,以及莲叶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内心宁静的重视。诗词中蕴含了对于物质财富的冷峻态度,并呼吁人们从内心寻找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诗词推荐

锦城重到叹无期,忽忆书台步月时。白浪黏天鲛鳄横,梦中识路亦何为?

泰一扶皇运,真人感赤精。更逢端午节,君德万方明。

西斋残月上窗扉,犹记挑灯共撚髭。欲见阿连惟有梦,老人无梦亦无诗。

六科顿网索豪雄,岩穴贤群为一空。夫子独沈穷巷底,故人多列要涂中。志行应在功名早,欲大难为富贵充。年未平津学晁董,伫观画绣耀江东。

娃儿十五得人怜。金雀髻垂肩。已爱盈盈翠袖,更堪小小花钿。江山在眼,宝朋满座,有酒如川。未得芙蓉帐底,且教玳瑁筵前。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弃我于此间。穷厄

汉帝临汾水,周仙去洛滨。郢中吟白雪,梁上绕飞尘。响发行云驻,声随子夜新。愿君听扣角,当自识贤臣。

一自黄台咏摘瓜,伤心吾道竟非耶。病来陶侃少献替,老去谢安微误差。万里长江饶一曲,连城白璧略织瑕。太玄草就无人识,付与知音弟子芭。

水在海,石在山,海水不缩石不刊。衔石向海女,口血离离海同干。

烈日严霜恣挟持,孤标荦荦肯随时。笑看世上閒桃李,一夕狂风失令姿。

羽毛摧落向人愁,当食哀鸣似有求。万里衡阳冬欲暖,失身元为稻粱谋。

阴六阳三天者定,重逢樽酒定何时。但须别后频相问,来往翔鸿各寄诗。

东观婆娑树,曾怜甲坼时。繁英共攀折,芳岁几推移。往事皆陈迹,清香亦暗衰。相看宜自喜,双鬓合垂丝。

锦里宁相敌,东皋未敢多。昔人频代谢,佳客始经过。草草身安计,乌乌耳热歌。预愁君别后,独往怯烟萝。

高楼举目望,咫尺天涯间。百唤无一应,谁知离恨多。

人生堂堂七尺身,本与圣哲均称人。唐虞乃可让天下,光被万世常如新。哀哉末俗去古远,斫丧太朴浇全淳。豆羹箪食辄动色,攘窃乃至忘君亲。锱铢必先计利害,讵肯冒死求成仁?不欺当从一念始,自古孝子为忠臣。

谁曾白月上青天,谁羡千锺况万钱。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三杯未必通大道,一斗真能出百篇。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

节逢重九日,郡占五溪间。止水痕依岸,行云影过山。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澄明。沉沉帘帏下,霭霭灯烛清。四支动有息,一室虚白生。收视忘趋舍,叩齿集神灵。伊予嗜欲寡,居常痾恙轻。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并。释宗称定慧,儒师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