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正月十七夜用韵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
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
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
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

作品评述

《杭正月十七夜用韵》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杭州正月十七夜的情景和思考,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忧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歌词南北混乡音,
犹忆仙台万烛吟。
俗侈观优无不笑,
令严罚饮必须深。
未阑晓阙落梅曲,
已动春郊芳草心。
四十年前政如许,
白头凄怆忽斯今。

这首诗词的诗意蕴含丰富,下面是对其赏析:

这首诗词以杭州正月十七夜为背景,以歌词作为开头,表达了南北地方音乐的交融,展现了杭州丰富的文化氛围。作者提及了仙台的万烛吟,仙台是指宴会场所,万烛吟则暗示着热闹喜庆的景象。这一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当时的热闹气氛,也暗示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现实社会的一些问题。他提到了俗侈观优无不笑,意味着人们对于享乐和虚荣的追求,不择手段地追逐富贵和享受。令严罚饮必须深,暗示了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来限制人们的饮食和享受,可能是为了节俭和整顿社会风气。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未到天明时的夜晚景色。未阑晓阙落梅曲,这里的落梅曲指的是梅花飘落的声音和曲调,描绘了宁静而寂寥的夜晚。已动春郊芳草心,春郊的芳草心已经开始萌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新的希望和生机的期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社会状况的对比和思考。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作者回忆起四十年前的政治状况,似乎暗示着那个时期的政治环境更为理想和稳定。而现在的社会状态使得作者感到忧伤和沮丧,白头凄怆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和现实变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杭州正月十七夜的描写,以及对过去和现在社会状况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忧虑。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选择也增添了诗词的艺术美感,使读者得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翻山麓。晓来却问册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行年四十五,雨鬓半苍苍。清瘦诗成癖,粗豪酒放狂。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西村一抹烟,柳弱小桃妍。要识春风处,先生拄杖前。

皇帝即阼,物无违拒。曰旸而旸,曰雨而雨。维是元年,有盗在夏。欲覆其州,以踵近武。皇帝曰嘻,岂不在我。负鄙为艰,纵则不可。出师征之,其众十旅。军其城下,告以福祸。腹败枝披,不敢保聚。掷首陴外,降幡夜竖。疆外之险,莫过蜀土。韦皋去镇,刘辟守后。血人于牙,不肯吐

素唇紫锦背,浆味压蚶菜。海客穿海沙,拾贮寒潮退。王都有美酝,此物实当对。相去三千里,贵力致以配。翰林文章宗,炙鲜尤所爱。旋坼旋沽饮,酒船如落埭。殊非北人宜,肥羊噉脔块。

今与重添惺惺。只是那亘初元性。急急修持,盈盈圆满,子细剔开周正。通玄传令。炼锻出、自然清静。一颗明珠堪敬。就上揩磨精莹。不则本师,三真共至,更有虚空贤圣。齐来俱庆。这仙子、此中前定。

日昃不复午,落花难归树。人生能几何,莫厌相逢遇。

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眼色耳声鼻嗅香,身触意思无差别。当以此观如是观,取此为实成妄想。若离妄想取实法,展转惑乱失本心。本心既失随颠倒,不见大士妙色身。

路入南云下,江回隔近村。水深风浩浩,山远雾昏昏。仰首羡飞鸟,流年只断魂。客心兼暮色,感恻复何言。

百尺长松涧下摧,知君此意为谁来。霜枝半折孤根出,尚有狂风急雨催。

催花一霎雨依微,芳迳泥香草色萋。可是一春天气冷,牡丹开了未莺啼。

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鹤驭来时,长占定、一年清绝。九万里、纤云收尽,帝青空阔。月露偏为丹桂地,风霜欲放黄花节。听玉笙、缥缈度侯山,吹初彻。曾直把,龙鳞批。曾戏取,鲸牙拔。向绛河濯足,咸池晞发。俗子底量吾辈事,天仙不在_儒列。世岂无、瑶草与蟠桃,堪攀掇。

一瓶离别酒,未尽即言行。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川原秋色静,芦苇晚风鸣。迢递不归客,人传虚隐名。

济南风物在西湖,湖上逢公初下车。谈笑樽前伏齐虏,旌旗门外听除书。一封未奏先焚草,三黜归来便种蔬。泪落西堂歌酒地,杉松空见岁寒余。

昔向率山别,离愁尚故乡。今来嵊亭聚,纵乐是殊方。新草偷江绿,垂阳配酒黄。子仍先我去,留滞奈耕桑。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汝病三辞印,吾来两驻车。雪堂留倡和,秋榻共琴书。堕泪看归雁,谋身作老渔。行藏惭颇似,把袂各踌躇。

将郊先奉册,拜立未央庭。天表君心孝,人惊晓雪零。冕旒纷点缀,剑佩湿晶荧。曲盖曾无用,群臣敢自宁。炉烟静斋幄,井气冻宫缾。明日来坛下,中宵已见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