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扬州城外

舟横城郭绕,缺月疏林杪。
窈窕一溪深,微茫众星小。
忘言对诗书,适意要鱼鸟。
幸此绝纷华,行歌阅昏晓。

作品评述

《宿扬州城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横城郭绕,缺月疏林杪。
在扬州城外,船只穿梭于城郭之间。不完整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树林之尖。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扬州城外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窈窕一溪深,微茫众星小。
一条幽静的小溪深沉地流淌,无边无际的星星微弱而渺小。这两句表达了大自然的宁静和无限的广阔,与城市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忘言对诗书,适意要鱼鸟。
忘却言语,专注于诗书之中,随心所欲地欣赏鱼群和鸟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境界,他不愿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而是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幸此绝纷华,行歌阅昏晓。
幸运地远离尘嚣的繁华景象,漫步歌唱,欣赏黎明和黄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感叹于能够远离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这首诗词以扬州城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纷扰世界的厌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诗书和自由的向往,给人一种宁静、恬静的感受。这首诗词将读者带入一个宜人的境界,引发人们对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十万长松五百年,今其余几亦堪怜。霓旌恍惚刚风外,蕊殿崔嵬劫火前。题墨八分吾独识,藏丹九转后谁传。山中是事绋非昔,惟见新坟挂纸钱。

文公垂宪墨淋浪,鼎立龟山更道乡。家有一焉犹冠绝,宝兹三者见珍藏。来从叠嶂层峦里。置在光风霁月傍。收拾兵戎无一物,满船空载有归装。

青紫皆同道,稀曾到薜萝。感君非我辈,无事每来过。此别当贫病,何年共醉歌。人生有后会,争奈鬓双皤。

上庸乱石满微水,建平孤屿横中流。惊涛穹隆旋云绕,经过亲见客沉舟。建溪物色两相似,使我恻貯悲西州。闽中穷腊春欲动,陈荄已见新萌抽。十寻岭树森翠葆,百尺瀑泉垂素虬。已遭霜露感人意,况复梅花欺客愁。沙村叫渡日色晚,野店投宿林灯幽。语言不通费辨数,逆旅主人才见留。

夕风轻颺一池香,遥为荷花泛短航。俗子几曾贪韵胜,閒人赢和放清狂。幽栖野鹤林松黑,乱扑流萤水叶凉。会取渭川当日意,不钭终老俟周王。

红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肯忆故人姝。

虚心劲节争萧散。无冬夏、钩阑侧畔。霜风雪色沈沈晚。残不了、细枝纤干。情中意里尘沙恨。试与聆、弦歌急慢。无嫌青翠开青眼。相看似、太原家惯。

病身柴立手亦龟,不要人怜天得知。一寒度夕抵度岁,恶风更将乾雨吹。作祥只解谁饥腹,催老偏工欺短髭。透屋旋生衾里铁,隔窗也送砚中澌。搅衣起看端不恶,两耳已作冻菌危。似明还暗静复响,索我黄绢挥乌丝。误喜家贫屋骤富,不道天巧人能为。忽思句来旅京国,瘦马断鞭包袖持。

云叶粼粼皱碧空,笙箫递响入天风。忽惊风浪耳边急,不觉形神来世中。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千里东归客,孤心忆旧游。片帆依白水,高枕卧青州。柏寝寒芜变,梧台宿雨收。知君心兴远,每上海边楼。

殁世议方存,升平道几论。诗情光日月,笔力动乾坤。乱首光雄算,朝纲在典坟。明时封禅绩,山下见丘门。

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后工。不应冠尚鹖,自许气如虹。忽着看山眼,飞帆吸快风。

峡内岂无人,所逢非所思。门前亦有客,相对不相知。仰望但云树,俯顾惟妻儿。寝食起居外,端然无所为。东郊萧处士,聊可与开眉。能饮满杯酒,善吟长句诗。庭前吏散后,江畔路乾时。请君携竹杖,一赴郡斋期。

会稽山水古来雄,内史新除捧招东。何藉扁舟追范蠡,更将一钓问任公。久谙偃自藩垣乐,未试调和鼎鼐功。日食万钱谁吝惜,不知蓬岛属诗翁。

灵通寺前老圃,畦蔬想见如云。谋拙嗟予飘泊,归来与尔知闻。

天子驭金根,蒲轮辟四门。五神趋雪至,双毂似雷奔。丹凤栖金辖,非熊载宝轩。无阶忝虚左,珠乘奉王言。

兴公赋天台,千字一何少。岘山逢巧匠,笼络六诗了。余情到娘子,心动云缥缈。仿佛山阿人,薜荔一身绕。殷勤供泚笔,路转得龙沼。应龙喜公来,嘘气纷雾杳。忽然张盖起,知不受人扰。诗成中有画,幽情杂荒窈。从公虽一快,顾有和诗挠。是事姑置之,归路迷日表。安得永兹乐,彭铿

秦皇系缆北山头,一抹江边海变洲。百万生人无葬处,蜗争蚁战不如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