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木栏堂四首

绝知丰凶有数,岂必天地不仁。
鹁鸠底用缄口,晨霞徒解欺人。

作品评述

《祷雨木栏堂四首》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不解和对上天的呼唤。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祷雨木栏堂四首》中文译文:
绝知丰凶有数,
岂必天地不仁。
鹁鸠底用缄口,
晨霞徒解欺人。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于丰收和灾害的命运的感慨和疑问。诗人认为,丰收与灾害的发生是有一定规律的,不是天地对人类的不公,而是因为人们对这些规律的无知和无法预测。诗人还揭示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误解和对美好前景的虚幻期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首句“绝知丰凶有数”指出了丰收和灾害都有其规律和预示,人们不能完全无知无觉。接着,“岂必天地不仁”表明诗人否定了人们对上天不公的怀疑,认为自然界并非无情。在第三、四句中,诗人以鹁鸠和晨霞为象征,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误解和对美好前景的虚幻期望。诗人以简短的诗句,点出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无知和迷茫,表达了对人类对待自然的谦卑和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思考和对自然现象的谦卑态度。它提醒人们要面对自然现象时保持谦逊和敬畏,不要盲目怀疑上天的公平性,同时也要反思自己对于自然规律的无知和无能。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子抱风云志,吾同笔砚游。众皆尊大手,老尚客诸侯。清逼双溪水,句涵三洞秋。俭僚非所处,有路在瀛洲。

湖南清绝地,长夏想为情。六月风日冷,炎天冰雪生。蓬莱如可到,心迹喜双清。去郭轩楹敞,幽居不用名。

忽忆东都宅,春来事宛然。雪销行径里,水上卧房前。厌绿栽黄竹,嫌红种白莲。醉教莺送酒,闲遣鹤看船。幸是林园主,惭为食禄牵。宦情薄似纸,乡思争于弦。岂合姑苏守,归休更待年。

同辇笙歌地,荒池风露天。无心更怀古,凉夜正甘眠。

雪花剪白忘安蒂,霜叶雕红不变枝。争似随家宫树上,四时锦彩不曾离。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

思牢弩箭磨青石,绣额蛮渠三虎力。寻潮背日伺泅鳞,贝阙夜移鲸失色。纤纤粉簳馨香饵,绿鸭回塘养龙水。含冰汉语远于天,何由回作金盘死。

当年论友笑常情,谁使风波忽沸腾。自有赤心包白日,竟无绮语敌青蝇。重来赭面还如火,自许清诚卒似冰。反覆来篇却堪叹,待将遗恨寄朱绳。

有分醉慈云,相留气味真。榧香千丈雪,笋隽万年春。此会不多见,如今能几人。胡为弗回首,三笑亦风尘。

笔下陈无己,香分一瓣奇。有孙今见嫡,得髓政忘皮。怀旧书来日,惊人语妙时。犹思频咀嚼,咽子百篇诗。

江花江草暖相隈,也向江边把酒杯。春色恼人遮不得,别愁如疟避还来。安排贱迹无良策,裨补明时望重才。一曲吴歌齐拍手,十年尘眼未曾开。

暑雨湿修竹,凉吹入高檐。鹭洲钟阜如画,霁色为秾纤。槛外藕花无数,妆点休祥嘉应,不觉有秋炎。谪仙堕人世,香雾郁重帘。富才艺,强记览,三万签。须信公侯有种,道义自相渐。此去腰金佩玉,回视依莲泛水,岁月亦何淹。称觞还戏彩,无惜醉厌厌。

肃肃清庙,登显至德。泽周八荒,兵定四极。生物咸遂,群盗灭息。明圣钦承,子孙千亿。

江湖难比山林住。种果父胜刺船父。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尽人间白浪滔天,我自醉歌眠去。到中流手脚忙时,则靠着柴扉深处。

滑泥宁复问怀沙,且醉杯中琥珀霞。触事背时还独笑,安排明日取虾蟆。

何能浣客愁,长夏暮江头。岚远疑无象,潮平似不流。须臾云送雨,荡扬鸟随舟。明年北归去,谈话未应休。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叠浪一滩翻积雪,连峰千里送青螺。微王建国犹来古,山锁丛祠暝色多。

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

西湖景物元潇洒,杨柳新来两岸垂。亦有游人往来否,不应闲过看花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