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推赴官婺女

子抱风云志,吾同笔砚游。
众皆尊大手,老尚客诸侯。
清逼双溪水,句涵三洞秋。
俭僚非所处,有路在瀛洲。

作品评述

《送沈推赴官婺女》是宋代赵汝鐩的作品。该诗描写了作者送别沈推赴官的情景,表达了对沈推的赞美和对他未来前程的祝福。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沈推的欣赏和祝福之情。作者将沈推比作一个怀揣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而自己则与他一同挥毫游历。众人都推崇尊重沈推的才华和能力,老者们仍然敬重他,贵族们也争相招待他。在清澈的双溪水边,诗句中蕴含着深秋的意境。尽管沈推现在身居在朝廷中,但他的心仍然怀揣着俭朴的品质,他仍然能找到通往瀛洲(即仙境)的路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沈推的赞美和祝福之情。作者通过对沈推的描述,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受人尊敬的地位。清逼的双溪水和句涵的三洞秋,为诗中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温馨的意境。最后两句“俭僚非所处,有路在瀛洲”,表达了作者对沈推的期望,希望他能保持朴素的品质,并且能够在官场中找到通往成功和仙境般美好未来的道路。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赵汝鐩对沈推的赞美和祝福之情,同时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意象的运用,赋予了诗意更深层的内涵。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朴素,既展现了作者对沈推的敬佩和祝福,又透露出对世事的洞察与思考。

作者介绍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东吴海物错,南楚江味多。家吴而宦彼,风土去几何。既得风土乐,可赞政治和。归来识香草,为缀楚人歌。

复关无雅操,涉洧有遗音。未可绳三尺,槟榔当委禽。

竹下青莎中,细长三四片。主人虽不归,长见主人面。

世事惊迁改,人生苦别离。一年仍异地,千里共劳思。雁足传来信,蝇头写到诗。丁宁林下意,端不负心期。

东西南北路,相遇共兴哀。世浊无知己,子从何处来。菊衰芳草在,程远宿烟开。傥遇中兴主,还应不用媒。

独坐间吟野思清,秋庭萧索暮烟轻。孤相欲灺月未上,万籁寂然蛩一声。

碧天如水月如眉,城头银漏迟。绿波风动画船移,娇羞初见时。银烛暗,翠帘垂,芳心两自知。楚台魂断晓云飞,幽欢难再期。

海棠阴下小徘徊,屐齿深深一径苔。忽听铜钲花外近,园丁说是主人来。

星使三江上,天波万里通。权分金节重,恩借铁冠雄。梅吹前军发,棠阴旧府空。残春锦障外,初日羽旗东。岸柳遮浮鹢,江花隔避骢。离心在何处,芳草满吴宫。

横山留我正青眼,不是归心久更微。病后团蒲随地隐,望中落木故园稀。一区已辨云为盖,四壁但从山作围。不厌是中无一物,径来相就老禅扉。

一壶天地醒眠小。

灯火黄昏尽,无家不掩门。为看桥上月,印破水中云。树影纵横见,蛙声杂遝闻。幽人思正苦,独坐更难论。

谷中谁弹琴,琴响谷冥寂。因君扣商调,草虫惊暗壁。

人寿百来年,其过岂容易。虽然瞬息间,其间多少事。号为能了事,必先能了身。身苟未能了,何暇能了人。

跨浙远来瞰东极,禹穴云生海东碧。白玉空为越土尘,青同不改秦时色。越王台上几秋霜,秦皇楼边多夕阳。世事茫茫今复古,断烟衰草共凄凉。

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岁月供陶写,江湖人笑谈。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

晨起满闱雪,忆朝阊阖时。玉座分曙早,金炉上烟迟。飘散云台下,凌乱桂树姿。厕迹鸳鹭末,蹈舞丰年期。今朝覆山郡,寂寞复何为。

今岁寒应少,冬深气转和。都缘径差曲,添得步行多。柳色犹青在,霜威柰尔何。忽然双野鸭,飞下一池波。

风叶相仍下,家童未埽除。绵联封蛰户,残缺带虫书。

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青松秀紫崖,白石生玄谷。岩畔毓灵芝,峰顶森神木。时时风雨生,日日山林沐。和鸣尽啼莺,善举皆飞鹄。山中道者禅,陇头童子牧。试问几经年,答云常辟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