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范龙阁五丈奏议三绝

奕枰著著穷机变,庖刃恢恢中会通。
世俗吏能那并比,汗颜血指竟何功。

作品评述

《读范龙阁五丈奏议三绝》是苏籀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奕枰著著穷机变,
庖刃恢恢中会通。
世俗吏能那并比,
汗颜血指竟何功。

诗意:
诗词描述了作者读了范龙阁的《五丈奏议》后的感受。范龙阁是宋代官员,他的奏议被认为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智慧。诗人苏籀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范龙阁奏议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赏析:
这首诗使用了比喻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范龙阁奏议的钦佩之情。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奕枰著著穷机变:
"奕枰"指的是围棋棋盘,而"著著"则表示范龙阁的奏议充满了智慧和变化。这句话意味着范龙阁奏议的思路犹如围棋棋局般巧妙和复杂。

2. 庖刃恢恢中会通:
"庖刃恢恢"形容范龙阁奏议的威严和权威。"中会通"表示范龙阁的奏议能够贯通中央政府的思想和政策。

3. 世俗吏能那并比:
这句话表达了范龙阁奏议的卓越之处。"世俗吏"指的是普通的官员,"能那并比"表示他们无法与范龙阁相比。

4. 汗颜血指竟何功:
"汗颜"表示惭愧,"血指"则指的是用手指书写时沾满墨迹的样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无能和范龙阁奏议的卓越成就之间的反差。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范龙阁奏议的赞叹和自我反思。通过对范龙阁奏议的称赞,诗人向读者展示了范龙阁的智慧和卓越能力,同时也点明了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这首诗词既是对范龙阁的敬意,也是对自身的自省,展现了作者对政治智慧的追求和对自己的要求。

诗词推荐

火树缯山凤阙前,皇都美景属新年。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道上落梅飘脆管,陌头繁杏著游鞯。须知钧会人同乐,莫叹秦侯抱疾眠。

当年直气吐虹霓,因使平津位晚跻。大笔驱驰争化匠,纤机摆落得天倪。名随婺女双溪远,诗压休文八咏低。官是诸卿郡山水,志完宁独在公圭。

树如岩桂不胜低,花比素馨幽更奇。要作团栾小窠锦,春风不长出丛枝。

闻从轺车出,勤农不务夸。欢谣驱宿雾,飞盖乱晨霞。醉偃风前草,诗装锦上花。也将求二顷,输税补公家。

涂山女德茂,京室母才难。具美多前志。余光永後观。遗衣迁馆御,祖载出宫菆。终始神孙孝,长留万国欢。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微风翻翻芋叶白,落日漠漠稻花香。出门纵辔何所诣,万里桥南追晚凉。

盛世千龄合,宗工四海瞻。天心初吁俊,云翼首离潜。德望完圭角,仪形壮陛廉。徐鸣苍玉佩,尽校碧牙签。纶掖清光注,銮坡茂渥沾。文明诚得主,政瘼尚烦砭。右府参机务,东涂赞景炎。庙谟资石画,兵略倚珠钤。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讴谣喧井邑,惠化穆苍黔。进律朝章旧,疏恩

壮心殊未已,望望尽黄沙。韦帽笼鸦鹘,毡囊载骆驼。过关南客少,出塞北风多。田牧俱荒废,空怀马伏波。

天教命薄。青楼占得声名恶。对酒当歌寻思著。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相逢细语初心错。两行红泪尊前落。霞觞且共深深酌。恼乱春宵,翠被都闲却。

天意回,皇母归。戢烽燧,敞宫闱,朝阳赫奕明鞠衣。惟皇之孝,惟母之慈。陈仙仗,荐寿卮。从之冢后与庶妃,奏之九成与咸池。沓珍瑞,骈福祺,山陬水裔咸熙熙。惟天之象,与帝之宜。千万年,无穷期。

东家近新富,满地有苔钱。

世事如今不可知,相逢茶罢且吟诗。无风古鼎香烟直,未午空庭树影迟。袖手好看棋胜败,论心休问酒醇醨。谋居恰与松江近,斫脍羹莼渐及时。

镜面波光倒碧峰,半湖云锦万芙蓉。去年荡桨香风里,行傍石桥花正浓。

雨润梅黄后,风薰麦秀初。不持新茗椀,空枉故人书。顾渚琼糜似,闽溪玉食馀。吾宗重盟好,并以遗閒居。

有官亦何喜,罢官亦何悲。一官生罢去,是妾嫁君时。

人生如意每难全,草草园池却自然。世事已抛高枕外,春风常在短筇前。堕空花片纷红雨,遍地苔痕长绿钱。酒户渐增诗兴在,天容此老剩狂颠。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携琴寄鹤,辞山别水,乘兴随云做客。囊中欲试紫金丹,待点化、鸾红凤碧。谁知到此,玉梯无路,天上难通消息。不如却趁白云归,免误使、山英扫迹。

诗债学无足,家园亦倦看。客游宜致仕,午睡当之官。舌笑张仪在,心凭达摩安。清和天气好,应免夹衣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