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

发兵坑黥布竖子,踞洗骂隋何腐儒。
谁道东都重名节,故人只唤作狂奴。

作品评述

《高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刘克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发兵坑黥布竖子,
踞洗骂隋何腐儒。
谁道东都重名节,
故人只唤作狂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忠于正义和节操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乱象和道德腐化的不满。

首先,诗人提到了"发兵坑黥布竖子",这里的"发兵"指的是出兵,"坑黥"指的是为了处罚或惩罚而刺字刑,"布竖子"则是指布衣或贫穷的人。这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正义的追求,他愿意出兵并惩罚那些道德败坏的人。

接着,诗人谈到了"踞洗骂隋何腐儒","踞洗"表示诗人藐视和厌恶,"隋何腐儒"指的是背离儒家思想的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上那些背离儒家价值观的人的鄙视和愤慨。

最后两句"谁道东都重名节,故人只唤作狂奴",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流俗和功利主义的失望。尽管东京(当时的首都)号称重视名节,但实际上只有那些为权势和私利所利用的人得到了尊重和赞扬。而那些真正坚守节操和追求正义的人,却被嘲笑称为"狂奴",暗示了社会对这些人的冷漠和不理解。

综上所述,《高光》这首诗词通过对正义追求者的描绘,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的道德沦丧和功利主义倾向。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真正价值的坚持,在这首诗中得到了表达。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八节滩头老醉吟,年来愁也不胜禁。须知到处难忘酒,有意来时且抱琴。欲与君游忘世虑,若非吾事莫关心。相期早晚尘缘外,共访毗耶听梵音。

禹驾黄龙入九霄,空山阴有百神朝。翠微不用态罴守,乞与遗民共采樵。

石蕴璵璠,山得其来之泽。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然以明哲之火,熏以忠信之香。俯仰一时,非智所及;付与万世,其存者长。

豺狼食人肉,蚊虫食人血。食肉死须臾,食血死不辍。哀哀露筋女,肉尽惟皮骨。谁谓蚊虫微,积锈能销铁。

宿草经春长,新阡近郭多。彩销团扇粉,香尽舞衣罗。陌上花如绮,云间月似蛾。繁华今不见,遗恨雍门歌。

夭夭雀舌变枪旗,旟旆旃旌忽四驰。槐火已登新鼎味,松风犹动故园思。森森苦口难追俗,脉脉甘津恐后时。何似当初陆鸿渐,莫将名字世人知。

儒蕴披幽笈,仙图启秘关。嵩云为雨罢,来伴相君閒。

山云如练静,水云如鹤飞。细观聚散间,动静皆天机。是物本无心,出处不可期。我亦尝出岫,不雨竟空归。师今恐云去,密密关窗扉。收卷成坐卧,补缀为衲衣。此中有深意,宴坐添炉霏。

雨余陂水平,徙倚聊一望。归云淡欲无,宇宙何清旷。吾心游太虚,聊寄此亭上。

风撼松涛震山谷,暴雨如 击石屋。山间白练顿千条,汇到门前作飞瀑。

未央初壮汉,阿房昔侈秦。在危犹骋丽,居奢遂役人。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扇天裁户旧,砌地翦基新。引月擎宵桂,飘云逼曙鳞。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银。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作异甘泉日,停非路寝辰。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所欣成大厦,宏材

池上有鹤,介然不群,乌、鸢、鸡、鹅,次第嘲噪,诸禽似有所诮,鹤亦时复一鸣。予非冶长,不通其意,因戏与赠答,以意斟酌之,聊亦自取笑耳。

缥缈谁氏子,学道要长仙。人世岂不乐,何苦求上天。反首顾我语,子岂得谓贤。智如扑灯蛾,甘就膏火煎。

禅榻澄湖上,山光似镜中。疏钟摇落叶,细雨带秋虫。峰竹虚窗映,炉香别院通。何期碧云合,一酌对休公。

信彼称灵石,居然狎遁栖。裴回承翠巘,斌驳带深谿.夕阴起层岫,清景半虹霓。风来应啸阮,波动可琴嵇。仆也颍阳客,望彼空思齐。傥见山人至,簪蒿且杖藜。

知足随缘处处安,一身温饱不为难。禅房窄小缠容榻,此外从它世界宽。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圆。月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不见夜花色,一尊成暗酒。匣中苔背铜,光短不照空。不惜补明月,惭无此良工。

时人重花屏,独即胎化状。丛毛练分彩,疏节筇相望。曾无氃氋态,颇得连轩样。势拟抢高寻,身犹在函丈。如忧鸡鹜斗,似忆烟霞向。尘世任纵横,霜襟自闲放。空资明远思,不待浮丘相。何由振玉衣,一举栖瀛阆。

檐雨筛珠响未休,梅黄天色淡于秋。虫依草褥墙腰语,鱼弄荷钱水面游。浸酒药苗重石甕,湿书松气入山楼。晚晴闲趁渔人去,学把丝竿坐钓舟。

泼杀无明业火。保守炉中水火。固养本根源,决要水中生火。生火。生火。便是山侗真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