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弦(七首)

蜀国周遭五千里,峨眉岧岧连玉垒。
岷嶓出水作大江,地砉天浮戒南纪。

作品评述

《蜀国弦(七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蜀国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蜀地的赞美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蜀国周遭五千里,
峨眉岧岧连玉垒。
岷嶓出水作大江,
地砉天浮戒南纪。

诗词的中文译文:
蜀国的周围延伸五千里,
峨眉山峻峭,连绵如玉垒。
岷江奔腾而出,形成大江,
这片土地高耸入云,宛如警戒南方的屏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蜀国的自然风光。蜀国是指四川地区,刘基通过描写蜀地的地理特征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仰。

诗中提到的峨眉山是四川的著名名山,其峻峭险峻的山势如同一座座雄伟的玉垒,给人以壮丽的感觉。岷江则是四川的主要江河之一,它从岷山中奔腾而出,形成了一条宽阔的大江。诗人将岷江形容为地砉天浮,意味着这片土地高耸入云,宛如天地相连,凭借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南方的屏障和警戒。

整首诗通过对蜀国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蜀国的山川地貌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蜀地的壮丽与雄伟。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对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蜀国独特地理环境的敬仰和赞美。

总之,刘基的《蜀国弦(七首)》通过对蜀国壮丽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并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沉浸在蜀地的壮丽与雄伟之中。这首诗表达了对蜀国独特地理环境的敬仰和赞美,具有浓厚的地方情感和审美价值。

诗词推荐

手灭燕秦固大勋,辄攘神器遽称尊。向来曹马虽云篡,犹避污名付子孙。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多生绮语磨不尽。

识人人识己,腾口自相誉。誉至毁亦随,忧患安能去。庞公不入城,孔明拜床下。识士不欲多,乃是知人者。

晚雨跳珠万盖匀,红房高下照池新。采时双艇须加桨,行罢微波不见尘。解把清香贻密坐,忍将芳意付萧晨。如何老帅残风味,三占秋英作主人。

翠云交干瘦轮囷,啸雨吟风几百春。深盖屈盘青麈尾,老皮张展黑龙鳞。唯堆寒色资琴兴,不放秋声染俗尘。岁月如波事如梦,竟留苍翠待何人。

宝剑值千金。指之干树枝。

素萼金英喷露开,倚风凝立独徘徊。应思潋滟秋池底,更有归天伴侣来。

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

蕴闻闻自性,自性离闻蕴。吾真亦复然,迥迢千圣顶。

闲居自无客,况复暑如焚。百折赴溪水,数峰当户云。幽寻穷鹿径,静钓杂鸥群。旧爱南华语,今方践所闻。

天地为我庐,江山为我客。北斗以酌酒,恨我饮量窄。人生但闭户,乌用分菽麦。赠君玉四方,愦愦无皂白。

天寒人倍爽,夜静雨初暄。旧稿诗重定,新编手自繙。相亲灯不厌,共坐意忘言。独笑重城里,千家正梦魂。

负担相随笑同,不分强习弱便相攻。若无三尺齐民律,旷野何人是长雄。

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旁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旗竿。

忍把浮名卖却闲,门前流水对青山。青山不语人无事,门外风花任往还。

生死一大梦,梦觉谁当分。梦中既不了,虽觉何足云。天光发吾宇,澹然无朝曛。至乐不外假,至贵斯无文。求仙与学佛,举世徒纷纷。

几年不上越王台,独立津亭送客回。风卷潮声归海去,云排雨势隔江来。山藏南渡诸陵树,沙涨西兴一岸苔。秋后风光图画里,栏干十二忆蓬莱。

百年诗老卧空山,犹忆当时语带酸。赢得儿童唤夫子,可怜名位只都官。手编新史唐文备,骨立残碑汉籀漫。落日牛羊上丘陇,草埋翁仲独蛾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