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何景明的《行路难四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dǐ jié tú gē xíng lù yín , gāo fēi wèi yǒu héng tiān y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路:行路xínglù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骨肉为行路。——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高飞:高高飞翔。比喻远遁。树名。即唐棣。
未有:未有wèiyǒu意思是没有。
歌行: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原诗
高树鸟不集,常有东西南北风。
君子众所畏,好恶不合常相攻。
拔剑欲有边,前有虎兕后虺蜮。
抵节徒歌行路吟,高飞未有横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