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三次韵门下刘侍郎直

雷雨连年起卧龙,穆然台阁有清风。
一时画诺虽云旧,此日都偷本自公。
松竹经霜俱不改,盐梅共鼎固非同。
一篇和遍东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

作品评述

【原题】: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三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三载天庭出一魁,一魁岂是利名媒。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胪唱若为调众论,囊封正要看人才。千年青史芬芳远,过眼浮荣付傥来。

作墨本谁氏,研摩有强弱。摩尽不见墨,此处原非著。

墟庙无人吊毁垣,故桥遗址至今存。侵波野岸生新草,啮石老烫留旧痕。金殿有基藏兔穴,玉舆无路半樵村。甘棠古道轮蹄断,落日空山暮雨昏。

喔喔鸡向晨,夙兴邻里静。朝光出东岗,秋晓气耿耿。亭亭脱树叶,寒意已疏劲。草根有微露,醲绿尚交映。老夫起默坐,览物感衰盛。忽然遇杯酒,酣歌朝达暝。

涉尽江湖道,嗟嗟寸步难。风敲芦叶响,雨作菊花寒。市酒无嫌薄,征衣正怯单。家山在何许,回首路漫漫。

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且就胡姬饮。

萧条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

陇首欲看飞去云,槎头安得卷轻轮。流乌不转天边日,乘马犹知果下人。空渴魏台冰在并,从悲楚客泪缘巾。炎炎赫日偏憎老,眼耳昏聋半塞尘。

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根苒不自武陵乡,挟暖凌寒独有光。韵过海棠春带露,红羞篱菊晚经霜。宅仙本结千年实,瑞世仍开十月芳。过插一枝谁称面,后堂杨柳舞霓裳。

古阁秋气清,千里灭烟雾。连山开云秀,颓城断行路。残僧戍荒斋,寒鸟落高树。中多故人情,停杯日空暮。

壁立东南第一峰,问知名道葛仙翁。丹砂灶逼云头近,玉井泉流海眼通。六字籀文天篆刻,数间洞屋石帡幪。我来整屐层巅上,无数群山下风。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落墨龙眠品如神,横笻一见谪仙人。孤云老鹤来何处,异石清流有是身。瞻仰生风开鬓发,卷舒盥手敬星辰。他年莫用黄金鋳,传在人间此逼真。

玉关芳信断,兰闺锦字新。愁来好自抑,念切已含嚬。虚牖风惊梦,空床月厌人。归期倘可促,勿度柳园春。

孤灯花烬糁窰台,古驿凉扉傍月开。数事支持愁外去,十年憔翠梦中来。

二歌渔父寿杯宽,荆江亭下到临安。更将海水都斟却,浅得蓬莱始好看。

自昔吾泉出异僧,清溪今又两岩兴。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心自知。

此山独姓楚春申,珠屐风流几斛尘。樽俎一时俱上客,兴亡千载属何人。萧萧病叶悲霜木,采采幽花识润频。白鹭不知今古事,临江一笑岸纶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