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芝上人归姑苏

身衣竺乾服,手援牺氏琴。
繁声不愿奏,古意一何深。
晏景托孤艇,倦飞还旧林。
阖闾城下寺,几里认钟音。

作品评述

《茂芝上人归姑苏》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茂芝上人(指佛教僧人)回到姑苏(即苏州)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身衣竺乾服,手援牺氏琴。
穿着竺乾的僧袍,手持牺牲氏的琴。
繁声不愿奏,古意一何深。
琴声繁琐而不愿奏响,古老的意境却是如此深远。
晏景托孤艇,倦飞还旧林。
晚景中孤独地乘船,疲倦的飞鸟归还旧林。
阖闾城下寺,几里认钟音。
在阖闾城下的寺庙里,几里外都能听到钟声。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茂芝上人回到姑苏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古意。诗人以身着竺乾服、手持牺氏琴的形象,展现了茂芝上人的身份和修行之道。诗中的琴声繁琐而不愿奏响,可能暗示着茂芝上人对尘世的繁华和喧嚣不感兴趣,更注重内心的宁静和古老的智慧。晚景中的孤独和疲倦的飞鸟归还旧林,表达了茂芝上人在修行中的孤独和返璞归真的追求。最后,诗人提到阖闾城下的寺庙,强调了钟声的传达力,暗示了茂芝上人的修行成果和对信仰的坚守。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以茂芝上人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修行态度和对古老智慧的追求。同时,通过景物描写和音乐元素的运用,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深远的效果。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能先。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应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

岸柳丝丝青尚浅。渐春归吴苑。缭垣不隔花屏,爱翠深红远。瞥地飞来何处燕。小乌衣新翦。想芹短、未出香泥,波面时时点。

人生无奈老来何,日薄崦嵫已不多。大抵华年当乐事,好怀开处莫空过。

老子痴顽愦转蓬,残年嬾复问穷通。赦书虽未除诗债,盟府犹当策酒功。桐岭市回人踏月,柘冈月落鸟呼风。浮生触处无真实,岂独南柯是梦中。

不识交溪路,诗来锦绣重。閒云时出岫,落日更明松。叔夜常为锻,渊明亦近农。喜君机事息,鱼鸟故相容。

虽愧荷鉏叟,朝来亦不闲。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经行天下半,送老此途间。日暮烟生岭,离离飞鸟还。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野航渡口带烟横。晚山千万叠,别鹤两三声。秋水芙蓉聊荡桨,一樽同破愁城。蓼花滩上白鸥明。暮云连极浦,急雨暗长汀。

饱食频频只鴬斯,可堪迅景隙驹驰。不逢犹是桐为弩,当价胡宁菌作芝。天策寂埋三弄笛,楚山穷处四愁诗。将坛可复宜衰病,此柄须君为主持。

晓来潮信暂相留,满耳惊涛愁复愁。月殿不知何处在,锦帆摇曳到扬州。

年来渔父已无家,长负篱间九日花。偶共轻舟寻窈窕,尚怜行步趁欹斜。人归月下仍逢酒,病起风前只嗅茶。寥落孤云无住着,爱君天末自朱霞。

深夜见明月,渐低西南隅。光华射虚檐,照我床头书。开函见细字,历历如贯珠。老眼未能读,惆怅坐庭除。风生梧叶鸣,光景殊萧疏。昨方入秋序,清凉便有余。

整顿衣巾拂净床,一瓶秋水一炉香。不论烦恼先须去,直到菩提亦拟忘。朝谒久停收剑珮,宴游渐罢废壶觞。世间无用残年处,只合逍遥坐道场。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一来空。

远送临川守,还同康乐侯。岁时徒改易,今古接风流。五马嘶长道,双旌向本州。乡心寄西北,应上郡城楼。

南来风土已安之,事已当还敢故违。铜柱略无功可录,玉关空幸死前归。眼看余剂怜犹在,力凭征鞍觉尚微。此去上还官印绶,却来传授祖师衣。

夜来忽梦洞宾仙,四十年前戊午年。老树精祠观画像,岳阳楼醉诵诗篇。喜逢巾裹真相似,获接杯行岂偶然。唤起沅湘旧游兴,洞庭飞过水如天。

天台多胜概,落日乱山青。不似三峰好,楼台入翠屏。

闻君动征棹,犯夜故来寻。强置一尊酒,重款百年心。灯白霜气冷,室虚松韵深。南阳三顾地,幸偶价千金。

东皇颁节下天阶,那得香魂入梦来。十道风光都采访,相逢只欠驿边梅。

惠山寺里北人过,古柏茎茎伐尽柯。三世佛身犹破相,一泓泉水亦生波。山林虽乐无非乐,尘世多魔未是魔。举似于人何以故,坐檐閒看雨滂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