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陈抟

曾向前朝出白云,后来消息杳无闻。
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作品评述

《赐陈抟》是宋代皇帝宋太宗撰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陈抟曾经向前朝呈递了白云,但后来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的情况。然而,如果陈抟现在愿意随徵召而来,宋太宗愿意将三峰山赐予他。

这首诗词的译文如下:

曾经向前朝呈递了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
如今若肯随徵召,
总把三峰乞与君。

这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深意。它通过描述陈抟向前朝献上白云,暗示了他的才华和贡献,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白云可以被视为抟的作品或才华的象征。然而,后来的消息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这反映了一种被遗忘和被忽视的感觉,使得读者对陈抟的遭遇感到同情。

然而,诗的结尾表达了宋太宗对陈抟的欣赏和赞誉。太宗表示,如果陈抟现在愿意随徵召而来,他将赐予他三峰山。这里的三峰山可以被视为荣耀和地位的象征,意味着太宗愿意给予陈抟应有的认可和奖赏。

整首诗词的赏析揭示了太宗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陈抟被遗忘的悲哀。它通过对陈抟的描述和赞誉,传达了太宗对才华和贡献的珍视,并向读者呈现出一个有关诗人命运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诗词推荐

天竺古名林,幽期晚共寻。涧阴藏宿雨,松籁答鸣琴。曲笕分泉细,荒除落叶深。中宵无一语,愈觉契禅心。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于皇我后,只戒专精,假于有庙,祖考是承。邹进唯肃,僾思唯诚。神之听之,来燕来宁。

别来音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处处春波满稻畦,海棠零落子规啼。一麾远郡方留滞,十里长亭又解携。后夜滩声妨客梦,初晴云物入诗题。到家为问田园事,桃李犹应有旧蹊。

缓火烘来活水煎,山头卓锡取清泉。品茶懒检茶经看,舌本无非有味禅。

嚣市尘中无此清,竹风声应读书声。一轩拥翠万玉瘦,正好着渠难弟兄。

石梁人不到,独往更迢迢。乞食山家少,寻钟野寺遥。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舒可弥宇宙,揽之不盈拳。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良宝委短褐,闲琴

豶豕在涂龙在泽,豺狼食肉麝食柏。蹄毛与角不对齿,啄觜两足副以翮。既能闲闲住深谷,岂使于于佩鸣玉。水边看虹山雨霁,夜与明月独独宿。门前重岭後群峰,石楼朱殿藏林中。铜丝紧转辘轳响,络纬秋老豪西风。荣利淡薄无易此,彼饮甘醲兹饮水。暂将分别向喉舌,何异声色乱眼耳。

蝉噪天边柳,鸠鸣雨外桑。江东千里远,湖北比年荒。画展归来赋,辞吟老至将。终焉莫陶写,醉帽晚风长。

妙誉相高耸一乡,士林注目看轩翔。玉蹄骏欲腾先路,金距雄思擅旧场。只待秋闱排甲乙,稳携晓砚写文章。如今老将虽无勇,忆拔蟊弧尚激昂。

露柱怀胎,忽然爆裂。突出无孔铁槌,历劫都卢败缺。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

我是仙蓬旧主人,一生常得自由身。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得酒不妨开口笑,学人难作捧心颦。垄中且复随缘住,又见湖边草木新。

红墙半旧粉墙新,泥塑金涂各有神。僧道不须閒计较,等为和靖守坟人。

园井夹萧森,红芳堕翠阴。昼岩松鼠静,春堑竹鸡深。岁课非无秫,家藏独有琴。颜原遗事在,千古壮闲心。

初岁开韶月,田家喜载阳。晚晴摇水态,迟景荡山光。浦净渔舟远,花飞樵路香。自然成野趣,都使俗情忘。

昏昏未必晦,昭昭未必明。浑浑未必浊,漻漻未必清。吾道本自贵,国爵亦可并。所以鲁素王,但欲比老彭。嗟予久敛退,用志难峥嵘。吾友暂蟠蛰,侧耳春雷辍。韫椟足足岂刖,找鼎肩不頳。鼓行当擅场,敌者谁为勍。伫看庆多马,为彼酌兕觥。下视俗子陋,未识仁者荣。譬如黄流污,宁

朝天冠佩几千员,熟数东州未乏贤。若论中原旧文物,蒲轮应合聘高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