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翠玉轩

嚣市尘中无此清,竹风声应读书声。
一轩拥翠万玉瘦,正好着渠难弟兄。

作品评述

《吴友翠玉轩》是宋代葛绍体所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一个清静幽雅的读书之所。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嚣市尘中无此清,
竹风声应读书声。
一轩拥翠万玉瘦,
正好着渠难弟兄。

诗意:
这个读书之所如此幽静,远离了喧嚣的尘世。竹林中的风声仿佛回应着读书之音。在这个小楼里,翠竹环绕,仿佛万千玉石苗条地围绕着。这里正适合我和我的朋友们,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不愿屈服于世俗之难的人。

赏析:
《吴友翠玉轩》通过对一处读书之所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清静幽雅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这种意境。

首句“嚣市尘中无此清”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作者对喧嚣尘世的厌倦之情,同时通过对比,将读书之所的宁静与外界喧嚣形成鲜明对照。

接下来的“竹风声应读书声”,通过自然景观的音响效应,将读书之声与竹风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这里,竹风声仿佛是对读书之声的回应,形成了一种诗意的共鸣。

第三句“一轩拥翠万玉瘦”,通过描绘读书之所的环境,以翠竹和玉石的形象来形容,展现了它的美丽和纯洁。翠竹葱茏的环绕着,宛如万千婀娜的玉石苗条地围绕在一起,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最后一句“正好着渠难弟兄”,表达了作者希望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在这样的读书环境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愿望。这里的“渠难弟兄”指的是不愿屈服于世俗之难的人,他们和作者一样,追求着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清静幽雅读书环境的向往,并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创造出了一种和谐、纯净、宁静的诗意境界。它呈现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我修养、远离世俗的理想生活态度。

诗词推荐

洛城官满振衣{左衤右居},尘土何由浼远途。道在幸逢清日月,眼前应见旧江湖。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归去可妨趁残水,三吴还似向时无。

陋巷喜阳和,衰颜对酒歌。懒从华发乱,闲任白云多。郡简容垂钓,家贫学弄梭。门前七里濑,早晚子陵过。

宇宙中和气,清泠无比方。与时蠲疾病,为岁造丰穰。起自青苹末,来从翠树傍。得逢明月夜,便入故人乡。密叶摇重幄,殷花舞靓妆。两三声逈笛,千万缕垂阳。细度丝桐韵,深传兰蕙香。楼台临远水,轩槛近修篁。盛夏驱烦暑,初晴送晚凉。轻披绿荷芰,缓透薄衣裳。浪走翻翩袂,波生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奇峰相对接球庭。乍微晴,又微阴。舍北江东,如盖自亭亭。翻笑天台连雁荡,隔一片、不逢君。此中幽趣许谁邻。境双清。人独清。采药难寻,童子语山深。绝似醉翁游乐意,林壑静、听泉声。

烧得硫黄漫学仙,未胜长付酒家钱。窦常不吃齐推乐,却在人间八十年。

华发一衰翁,世事眼中看彻。只为年来薄宦,负东山高节。冥冥神理到无凭,此外更何说。安得百壶春酒,埽羁愁如雪。

登车误相远,谈笑亦何因。路入潇湘树,书随巴蜀人。敛衣寒犯雪,倾箧病看春。莫负髫年志,清朝作献臣。

卫武当年解赋诗,若挥椽笔定应疲。先生名德都相似,馀事才能更过之。云岫图书供宴坐,沧浪风月足追随。久闲精力天教健,更看三为帝者师。

归涂检点物华非,黛色随风上柳枝。扑扑晴香恋芳草,却疑春去未多时。

宇宙千年更帝霸,春秋万世正乾坤。阴阳定位纲常立,於此推寻见本原。

西南积水远,老病喜生归。此地故人别,空馀泪满衣。

空阔湖水广,青荧天色同。舣舟一长啸,四面来清风。

冢上两竿竹,风吹常袅袅。 ——郑郊下有百年人,长眠不知晓。 ——冢中人

楚竹翦霜丛,何惭汉使筇。鸠形殊用刻,马箠不同功。挺特生难变,支离分已穷。轻肥思比鹤,短发任如蓬。倚以为高趣,持之见素风。步郊聊实下,行乐偶从东。屡刺莓苔破,深穿苑圃通。辩繁时画地,默意或书空。古血有湘迹,旧林无阮踪。将渠谁觉老,要此岂关慵。莫骇倾巢鸟,须虞

帝车从此去,不见帝车回。日日登台望,湘江白浪来。

吴中白藕洛中栽,莫恋江南花懒开。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

苍山余雪在云端,五两摇风减晓寒。谷应笙簧成两部,日涵烟水上三竿。相逢戏事留仙传,如在英魂激壮肝。分职幽明均报国,愿神终赐免空官。

从来艺事两难精,今日逢君喜且惊。不待折肱医始悟,直须点目画方成。

西州夫子善谈天,语入精微服四筵。交分正论诗卷里,别愁忽到酒樽边。马冲雪片归梁苑,莺唤年芳忆渭川。盛事青云看接迹,衣冠乡里旧多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