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
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作品评述

《惜秋二首》是宋代华岳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观察林头落叶,抒发了对秋天的珍惜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当秋叶飘落在林头,我眼前的秋景已经不多了。何时才能领略秋天的容颜,整理好我的诗囊带着回家。

诗意:
《惜秋二首》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惜别之情。秋天是一个充满变化和离别的季节,落叶的景象使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希望能够在秋天结束之前,收拾心情、整理诗文,带着秋天的美好回到自己的家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观察林头落叶,传达了秋天渐渐消逝的感觉,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诗人希望能够及时珍惜秋天的美景,将这份美好带回家,同时也表达了对岁月的珍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词中的"秋容"一词可以理解为秋天的容颜,代表着秋天的美景和变化。诗人渴望能够亲身体验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所带来的离别和变换。"诗囊"则指代诗人的诗文收藏,代表着诗人的心灵和创作。通过整理诗囊,诗人希望能够将秋天的美好带回家园,将自己的感受与观察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慨,展现了对光阴流转的思考和对美好瞬间的追求。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内心感受,引发读者对秋天和生命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华岳独特的诗性和对自然的敏感洞察力。

作者介绍

华岳(?~一二二一),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属安徽)人。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韩侂胄当国,岳以武学生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等,下大理狱,监管建宁。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復入学登第,爲殿前司官属。十四年,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有《翠微南征录》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华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简称抄本),并酌采抄本书末所附近人张元济所作校勘记(简称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投罾政尔不能逃,偶逭还遭别网要。此意岂能知数罟,不能他日且今朝。

自君之出矣,荏苒度寒燠。譬彼双鲤鱼,书辞长在腹。

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美人乐幽独,有得缘无慕。坐依蒲褐禅,起听风瓯语。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屦。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归来北堂暗,一一微萤度。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翠柏阴中古泮林,诸生丛里两南金。君今肯山渊骞右,我亦情知籍湜心。有一茎齑斯可饱,无三万轴若为禁。明朝我亦东南去,莫雨江湖尽处寻。

系舟孤山脚,曳杖聊意行。三贤已仙去,丹青俨南荣。由来作诗苦,鼎峙太瘦生。碑板摘奇艳,银钩出金声。湖山久寂寥,谁能作斯人。

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山月吟声苦,春风引思长。无由及尘土,犹带杏花香。

形若性,皆天与。常用汝,不为虎。非诗苦,瘦如许。以貌取,失子羽。

区区白屋一生酸,落落朱轓两鬓班,篆水秋成苍氏富,字江春暖玉人閒。二千石禄人常有,九秩年华天所悭。手种芝兰香满室,堂堂归去住青山。

杏林驿,雪之夕。老师张,弟子石。

城边一水抱城流,城外群山拥郡楼。

一室青芜长,终朝静不哗。圣贤开美酒,子母破新瓜。绿筱初翻箨,红蕖稍荐花。咄嗟功业晚,览照鬓初华。

绿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芊绵杳霭间,落日一横吹。超遥送逸响,澶漫写真意。岂比卖饧人,吹箫贩童稚。

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阙峨峨连翠云。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旃檀晓阁金舆度,鹦鹉晴林采眊分。愿以醍醐参圣酒,还将祇苑当秋汾。

忆昔风流秋社里,几人冰雪襟期。凉风吹散梦参差。寒灯多少恨,长笛不堪吹。别去化龙潭上水,东来不寄相思。白鸥应笑太忘机。沙头重载酒,休负桂花枝。

忠谋衮衮要须殚,几度敷陈舌木乾。夜半会思前席对,天遥毋使此心阑。

鹤发鸡皮十二人,非亲非故即比邻。觥筹交错情初洽,舌本澜翻事半陈。父祖艰难犹在耳,儿孙愤悱可书绅。主人未似宾之老,浩叹何当老似宾。

东风微解缀檐冰,仍喜朝来井水清。腊浅得春全未暖,雪悭和雨最难晴。小窗日暖犹棋局,穷巷更深尚屐声。莫把摧颓嫌暮景,且将闲散替劳生。

石扉深锁一龛云,未必人间只履存。持钵欲寻刘道者,镆铘不住刻舟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