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龙门令刘沧

去宰龙门县,应思变化年。
还将鲁儒政,又与晋人传。
峭壁开中古,长河落半天。
几乡因劝勉,耕稼满云烟。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送龙门令刘沧

去宰龙门县,应思变化年。
还将鲁儒政,又与晋人传。
峭壁开中古,长河落半天。
几乡因劝勉,耕稼满云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所作,题为《送龙门令刘沧》。诗人通过送别龙门县令刘沧的场景,描绘了他对刘沧的希望和祝福。

首先,诗人提到了刘沧要去宰龙门县的情节,表达了对刘沧即将担任的重要职位的认可和期待。随之提到“应思变化年”,暗示着刘沧应该思考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这一句既是对刘沧的嘱托,也是对所有官员的告诫,要顺应时代的变革,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和方式。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刘沧将要继承的鲁国政权和与晋人传承交流的情景,展示了刘沧在政治上的优秀和才干。这既是对刘沧的赞美,也是对他未来在政务上能够得心应手的预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壮丽的自然景观描绘了龙门县的地貌和人民的努力。峭壁开中古,长河落半天,通过形容山峦和河流的形势,表达了龙门县地势险峻、壮丽的特点。这暗示着刘沧将要面对的责任和挑战。

最后两句,“几乡因劝勉,耕稼满云烟”,反映了百姓的勤劳耕作和对刘沧的期望。这里的“几乡”指的是整个龙门县的百姓。他们的勤劳与劝勉,使得农田丰收,村庄炊烟袅袅,象征着安定和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刘沧即将去宰龙门县的情景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刘沧在政务上的才干和承担的责任,同时也表达了对刘沧和龙门县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诗词推荐

黄浦滩头微雨晴,龙华渡口晚潮生。行人夜泊应无语,试听吴歌矣乃声。

爱君书院静,莎覆藓阶浓。连穗古藤暗,领雏幽鸟重。樽前迎远客,林杪见晴峰。谁谓朱门内,云山满座逢。

两岁芙蓉无一枝,今年万朵压枝低。半红半白花都闹,非短非长树斩齐。临水酽妆新雨後,出墙背面晓风西。春英笑杀秋英淡,秪恐穠於桃李蹊。

自天生圣,垂董百王。恪恭明祀,陟降上庠。酌彼醇旨,荐此令芳。三献成礼,率由旧章。

诸生归去暮庭空。塔下游观倚瘦筇。千尺宝轮擎海月,七层金铎语天风。升堂尽可同僧饭,持钵何须听寺钟。

金坚虽不磨,木曲亦已揉。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随後。适从慵耕儿,虽功不见取。良田常无收,何塞不耕咎。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南朝秋色满,君去意如何。帝业空城在,民田坏冢多。月圆台独上,栗绽寺频过。篱下西江阔,相思见白波。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行尽萧湘山复山,掣舟来叩淡岩关。幽深虽与尘寰隔,空阔犹容俗驾攀。是处名山有岩窦,莫如此地最宽闲。真人仙去知何在,陈迹空留警世顽。

伤时惜别心交加,支颐一向千咨嗟。旷野风吹寒食月,广庭烟著黄昏花。长拟醺酣遗世事,若为局促问生涯。夫君亦是多情者,几处将愁殢酒家。

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

予昔梦食石芝,作诗记之,今乃真得石芝于海上,子由和前诗见寄。予顷在京师,有凿井得如小儿手以献者,臂指皆具,肤理若生。予闻之隐者曰,此肉芝也,与子由烹而食之。追记其事,复次前韵。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肌骨匀。见之怖走谁敢食,天赐我尔不及宾。旌阳远游同一许,

射的山前雨垫巾,篱边初见一枝新。照溪尽洗骄春意,倚竹真成绝代人。餐玉元知非火食,化衣应笑走京尘。即今画史无名手,试把清诗当写真。

至宝忽横道,峰峦高复低。数尖灵壁石,一曲武夷溪。黛色春浮玉,黄流雨曳泥。遥知千载下,名与岘山齐。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近臣那得识,禅客本无名。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步。

大柄如归手,蚊虻莫浪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