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近临轩翠,花开入座红。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山近临轩翠,
花开入座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山与花与座在室内相互辉映的景象。诗人用“山近临轩翠”和“花开入座红”两句来形容自然景物与室内环境的交融。

首句“山近临轩翠”,表达了山峦近在眼前,给人眼前一亮的感受。山形翠绿的颜色倒映在窗格上,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觉。这种景象的存在,使得诗人的室内环境具有了山的清新气息。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将大自然带入自己的生活中,使得诗人的座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句“花开入座红”,表达了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花朵绽放的鲜红色彩纷至沓来,仿佛直接进入了诗人的座席。花的红色让座席充满了热情和生机,给人一种喜悦和欢愉的感觉。花朵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美丽与活力。

整首诗词简洁明了,用意明确。通过山的翠绿和花的鲜红,诗人表达了山与花将室内环境装点得生机勃勃、美丽迷人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仅丰富了诗人的生活,也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感受。尽管诗词并没有过多的描写,但却给人留下了清新、欢愉的印象。同时,诗词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整首诗词通过简短的文字,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美好生活的憧憬。

作者介绍

田开,恭城(今属广西)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曾知兴隆县(清雍正《广西通志》卷七○)。嘉祐三年(一○五八),知封州(清道光《肇庆府志》卷一一)。

诗词推荐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金瓶芍药三千朵,玉轴琵琶四百弦。

山中百事且休闻,也莫参禅莫鍊神。缠树古藤无了日,随风乱叶岂由身。闲来景物吟方到,静处工夫识始真。想得大槐宫里梦,日高犹有未醒人。

李翁卧亭午,春深掩柴荆。忽闻风雨响,疑是勤王兵。

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老人自笑还多事,预恐明朝雨坏墙。

说时不借口,用处不依身。天寒绝飞鸟,潭净无游鳞。点活眼,著精神,野草闲华自在春。

老去才先尽,春来酒屡空。甘为耕钓手,畏作嗫嚅翁。与罪宁无说,言诗新有功。不堪须野鹜,似欲吐长虹。

幽梦匆匆破後。妆粉乱痕沾袖。遥想酒醒来,无奈玉销花瘦。回首。回首。绕岸夕阳疏柳。

道泰时还泰,时来命不来。何当离城市,高卧博山隈。

四序无穷。万物皆同。守空门、佛祖家风。香烟袅白,烛影摇红。对翠梧桐,金菡萏,玉芙蓉。潦倒山翁。少小顽童。天性而、一样疏慵。偶来尘世,忘却山中。有一枝梅,千竿竹,万年松。

昔有遗贤世所怜,沧浪亭下醉时眠。松江变酒终难待,却对残灯理短编。

细篾络丹柿,枯篱悬碧花。炊烟生旅灶,野水漱寒沙。栖鸟争投树,归牛自识家。恍然游蜀路,搔首忆天涯。

未住青云室,中秋独往年。上方嵩若寺,下视雨和烟。祖岂无言去,心因断臂传。不知能已后,更有几灯然。

古县峨新刹,孤亭占上头。野苔侵坐绿,江水带天流。丝断湘灵瑟,苹荒帝子洲。人寰真是梦,顷刻已千秋。

南北逃世难,始闻蕃汉殊。天下今一家,中原有驱除。

秋暖浑如水上春,意行幽径散衣巾。海棠突过色尤好,荷叶打空芽更新。焉得便遭田父饮,不须真现宰官身。今朝涉趣初悬傍,争睹何妨走四隣。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交征谁敢问,空想素丝诗。

道人手种两三竹,使君忽来唾珠玉。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客来若问有何好,道人优昙远山绿。

楚国封疆最上流,夹江分命两诸侯。何年南狩牙樯出,六月西来雪浪浮。夏口楼台供夕望,晴川风物待春游。可能频度渔阳曲,不负当年鹦鹉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