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唐顺之的《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shān qián shān hòu bīng mǎ xióng , fǔ yuè yī shang zài zhǎng zh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掌中:手掌中。喻控制的范围内。犹言掌握之中。
兵马:(名)指军队:~未动,粮草先行。
衣裳:(口)(名)衣服。
斧钺:〈书〉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甘冒~以陈。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原诗
山前山后兵马雄,斧钺衣裳在掌中。
狭士献刀承赐酒,贵侯免冑为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