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其二

直北黄河走,江南白浪浮。
人民正饥渴,官府急诛求。
处处催兵器,城城建火楼。
老吾头已白,忍死为君忧。

作品评述

《遣兴 其二》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方的黄河奔流直走,江南的白浪翻腾。人民正遭受饥饿和渴望,官府却急于追求诛求。各地都在紧急催促生产兵器,城市里处处建起火楼。我已年老头发已经白了,但我为君忧虑却不惜忍受死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元代时期社会动荡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痛苦。黄河奔流北去,江南的白浪翻腾,形容了整个国家的局势动荡不安。人民正面临饥饿和渴望的煎熬,而官府却追求权力和诛杀。在这种情况下,各地都在紧急生产兵器,城市里建起火楼,体现了战争的紧迫性和社会的动荡。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怒和忧虑。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痛苦。通过描绘黄河和江南的景色,诗人展现了国家的局势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饥饿和渴望的描写,以及官府急于追求权力和诛杀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压力和困境。

诗词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诗人自称"老吾头已白",意味着他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已经年老,但他依然忍受死亡的痛苦,为国家和君主忧虑。这种忠诚和牺牲精神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非常珍贵的品质,也是诗词中的一种崇高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元代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它具有较高的时代价值和文学价值,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民的疾苦。

诗词推荐

事过清眠足,心宽缓步宜。古人无限事,烟蹙几修眉。

旧闻四月筀,不闻二月萌。箨龙忽当门,头角何峥嵘。朅来此地荒秽耳,远隔长林不相倚。群稚犹埋粪壤中,挺然剑拔参天起。人云瑞应非偶然,妙不可诘那可言。孰前孰后孰为瑞,孰识此根天地先。祗今孤秀骇众目,半脱锦绷耸新绿。善守勿令风雨摧,他年满地皆修竹。

尽日含毫难比兴。都无色可并。万里晴天何处来。真是屑琼瑰。

外事添蛇足,余生嚼{左虫右越}螯。床头新酒熟,江上远山高。纪咏能偷暇,登临莫惮劳。独醒诚可笑,辛苦赋离骚。

{宏宀换竹}来黄鹤问故里,养得白鸦在玄田。人生擘划千古岁,碧桃开向母楼前。

林麓结茅庐,翛然称所居。松曲惊破梦,涧冰静涵虚。春老花犹媚,秋残叶未疏。良宵无限意,东岭月生初。

大舜与人同好恶,以人从欲得安乎。能知富贵寻常事,富贵能骄非丈夫。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水面浮暗山,沙头耿微火。好奇引吭窥,畏寒缩颈坐。首取帛为袱,体用衾自裹。篙师喜风定,半夜起劲柁。平生江海耳,最与橹声可。诗从是中来,孰谓此计左。起视何茫茫,未觉万有夥。浩然天地间,身世寄一舸。恭惟百链心,用世亦云颇。早乖晚弥误,迟暮困旅琐。饕婪忌洁清,软媚

风吼江郊雪意浓,云如雨阵决雌雄。山寒酒过平时量,窗黑书亏半日功。闲话更端茶灶熟,清诗分韵地炉红。不须遽觅华胥路,更俟天花落坐中。

晴雷碾破白云窝,无数林华衮下坡。好把辘轳翻转着,昆仑顶上卷黄河。

画鷁凌空,红旗翻雪,灵鼍震雷。叹沈湘去国,怀沙吊古,江山凝恨,父老兴哀。正直难留,灵修已化,三户真能存楚哉。空江上,但烟波渺渺,岁月洄洄。持杯。西眺徘徊。些千载忠魂来不来。谩争标夺胜,鱼龙喷薄,呼声贾勇,地裂山摧。香黍缠丝,宝符插艾,犹有樽前儿女怀。兴亡事

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松树风。不是客愁眠不得,此山诗在此香中。

磴道盘纡薄晚云,天边疑见斗方春。清风万里知何意,吹尽华缨漠漠尘。

石出山而韵自丘壑,松不春而骨立冰霜。今得云门柱杖,打破鬼窟灵床。其石也,将能万里出云雨。其松也,欲与三界作阴凉。此似昔人非昔人也,山中故友任商量。

路绝空林无处问,幽奇山水不知名。松门拾得一片屐,知是高人向此行。

雪霁寒轻,兴来载酒移吟艇。玉田千顷。桥外诗情迥。重到孤山,往事和愁醒。东风紧。水边疏影。谁念梅花冷。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香飞玉屑,光凝粉蝶。不比精神莹彻。春风一树倚东栏,还称道、仙肌胜雪。凭谁与说,容吾捡折。老去情缘未歇。*船一棹百分空,直吃到

磊磈中间忽洞开,旧题字字照苍苔。只言如我贪山少,亦有游人先我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