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

燕子楼中人去时,落花飞絮系相思。
阑干独倚看明月,肠断春风知不知?

作品评述

《感遇》是明代康秀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燕子楼中人去时,
落花飞絮系相思。
阑干独倚看明月,
肠断春风知不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燕子楼中的离别之情。当人离去时,落花和飞絮缠绕在一起,象征着相思之情。孤独地依靠在栏杆上,凝望明亮的月光,诗人感叹自己的心如断肠,而春风是否了解这份苦痛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痛苦。首句“燕子楼中人去时”,通过描写人物的离去,为整首诗构建了一个离别的背景。接着以“落花飞絮系相思”来形容离别的凄凉,落花和飞絮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诗的后两句“阑干独倚看明月,肠断春风知不知?”则通过描写诗人独自凝望明月,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痛苦,春风是否能感知到这份伤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和诗人内心的痛苦,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质朴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诗人内心的情感细腻地展示出来。它表达了人在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痛苦,以及对于离别后的相思之苦是否能被他人理解的疑问。诗中的意境和情感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与诗人产生共鸣,感受到离别带来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推荐

树深藤老竹回环,石壁重重锦翠斑。俗客看来犹解爱,忙人到此亦须闲。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内有商山。

南庄胜处心常忆,借问轩车早晚游。美景难忘竹廊下,好风争奈柳桥头。冰消见水多于地,雪霁看山尽入楼。若待春深始同赏,莺残花落却堪愁。

一团烟火百十家,一丛林木千万花。浪游那料有奇遇,似入武陵眼生霞。诗人多爱疑可赏,舟人多忌戒无往。中途还未免迷行,初意得无成妄想。渔翁禅伯花所私,成仙成佛未可知。花今于我有大造,六幅归帆春水肥。

青幄蔽林,白毡铺径,红雨迷楚。画阁关愁,风帘卷恨,尽日萦情绪。阳台云去,文园人病,寂寞翠尊雕俎。惜韶容、匆匆易失,芳丛对眼如雾。巾欹润里,衣宽凉渗,又觉渐回骄暑。解箨吹香,遗丸荐脆,小芰浮鸳浦。画栏如旧,依稀犹记,伫立一钩莲步。黯销魂,那堪又听,杜鹃更苦。

两山对立着君三,山意无穷勿浪参。静底规摹随处有,忙时事业个中涵。移文肯为轻离北,采菊何尝索见南。会取孔门仁者意,等闲风月不虚谈。

临崖挤人。恶语伤人。冤深潮海,嚼齿吞龈。哑,说著无非是恶心。

东极来千里,边城月再盈。隔江皆虏聚,问地半胡名。鼙鼓连山动,风沙拂面生。和戎谋已拙,两鬓雪花明。

新年节物推排有,旧岁光阴扫荡无。白发任教装鬓换,青春元自与心符。茹芝休慕商山老,舍瑟当睎鲁国儒。三益况逢天下士,夷途从此得归愚。

梵宫香阁攀霞上,天柱孤峰指掌看。汉主马踪成蔓草,法王身相示空棺。云扶踊塔青霄庳,松荫禅庭白日寒。不见戴逵心莫展,赖将新赠比琅玕.

窈窕沧波寺,玲珑水上扉。绿窗云竹净,朱户露花晞。鱼逸晴偏跃,鸥闲昼不飞。东邻精舍近,无虑戴星归。

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

九转工夫真妙绝,丹炉进火徐徐热。离龙坎虎自归降,姹女婴儿共欢悦。天机密运造元微,精采神光迥然别。枝头结果有时红,骖鸾跨鹤神仙列。

声色头上睡眠,虎狼群里安禅。荆棘林内翻身,雪刃丛中游戏。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夜梦鄱江清,晓踏鄱阳县。云涛著眼新,还疑梦中见。寒声彭蠡合,冻色庐峰现。时方冬气深,水缩川原变。连沙突堆阜,派港分组练。萧萧蓬鬓风,瑟瑟葭丛霰。奇观信幽绝,领略殊未遍。何当烟艇高,载我行镜面。二难今胜流,爱客移清燕。饮酣生泰和,语妙融交战。衰迟百不堪,一快

闲夜会亲友,置酒临高堂。秦筝间赵舞,吹笙复鼓簧。清音随飘风,逸响绕修梁。坐客咸同志,宁复算羽觞。人生忽如寄,富贵安可常。含情待所欢,渺渺天一方。譬彼鹖,扬声待朝阳。忧思怨零雨,白日何时光。且当极欢宴,聊以慰中肠。

江海为藩地绝尘,湖山寻胜坐邀宾。消除袢暑忘三伏,追忆曾游隔五春。极望林峦横紫翠,旋供肴核剥青皴。常时欲到喧嚣阻,偶得相陪似宿因。

腰不为米折,头独采菊低。晚节名元亮,思与隆中齐。

母力今衰颖,悲啼得杖轻。流风存绘画,犹足感焦生。

十日王程未许归,登山临水此心违。夜阑佛屋龛灯暗,时有飞萤点客衣。

坐上花光欲照人,深疑花是洛中神。已拼今日如泥醉,何必须分妄与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