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日解维

隐隐金钲解岸维,昏昏江日下田陂。
朦胧雾里廉纎雨,妆点行人去国诗。

作品评述

《初三日解维》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钲隐隐地解开了岸边的水草,
江日昏昏地降落在田陂上。
朦胧的雾中轻细的雨点,
装点着离国的行人的诗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三的早晨景象。金钲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隐约地指代着水草。江日昏昏下降,暗示着太阳的升起。田陂上的景象模糊不清,雾中细雨轻柔,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和神秘感。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心中离乡别井、远行的感觉,行人在此时离去,作诗抒发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以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清晨的景色,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诗人的情感来表达离别之情。诗中的金钲、江日、田陂等形象都是以模糊、隐约的方式出现,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整首诗以朦胧、轻柔的描写手法,让读者感受到离别时的忧愁和无奈。行人离去,离国离乡,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心中的离愁别绪,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景色中,使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词以简洁、抒情的语言,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离别之情和对远方的思念。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离愁别绪,同时也可以沉浸在朦胧、轻柔的意境中,体味诗人对离乡别井的深情之意。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文章迩来气焰低,圣经颇遭余子弄。公归除□□□□,荆舒之说惩应痛。

海上芳敷有瑶草,採而食之颜不老。海中翕赩有骊珠,探而得之形木枯。赤乌玄兔未同宿,姹女婴儿自相逐。深存踵息通三关,升降出入无时閒。九转七返成大还,功高行满起人寰,凌虚一举三神山。

落日崇台寒力悄。登临恰似寻安道。有竹何人能径造。吾不诮。相逢要遂掀髯笑。双桧凌空龙夭矫。有知定讶人枯槁。珍重岁寒冰雪操。君自宝。老夫但和渔家傲。

欲言心事鼻先酸,最怕清流亦倒澜。尘路争车甘下泽,雪毛满镜自南冠。高悬古月看时变,相与春风到岁寒。案有陶诗须细和,无鱼归铗不须弹。

避难三年百感生,众虽溷浊自澄清。闲窥鸟雀往来势,静听儿童读诵声。但道孤生元废业,莫言频数论平生。大河今岁如为用,即看千官赴上京。

京江流自急,客思竟何依。白骨新开垒,青山几何围。危楼帆雨过,孤塔阵云归。日暮悲笳起,寒鸦漠漠飞。

遵蒙本山下,渠激流且迅。无嫌万折劳,思回九里润。

茅屋野人家,种桑还种麻。翠畦飞乱蝶,红药报孤花。苏旱望新雨,卜晴占暮霞。闲时留客坐,酒向坞西赊。

时流酣富贵,雅道冷如菰。甘附武韦势,相师张孔谀。识污随灶婢,气短事家奴。使读忠公传,不能泚颡无。

不宿青枫学子规,不穿绿柳伴莺啼。双飞只爱清江水,自喜身轻照舞衣。

星坠将军府,边山万木腓。谁言夜舟固,那复玉关归。旌旆低寒色,箫笳惨夕霏。所嗟恩馆泪,不到九原挥。

巧说安能敌拙修,焚香默坐一窗幽。煌煌炎火常下照,浩浩黄河方逆流。气住神仙端可学,心虚造物本同游。绝知此事不相负,荆棘翦除梨栗秋。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

闻法师来杖锡东,于菟蹭蹬奋雷风。当时地裂泉随动,一酌清甘万虑空。

一帘云影隔尘埃,小小禅心为客开。坐久不知风雨恶,柏炉香里话诗来。

郁郁高阳里,生才世不孤。八龙归月旦,三凤继天衢。梁坏吾安仰,人亡道固癯。空令湖海士,愁绝奠生刍。

灵心暗属。髻垒黄金粟。寂静虚堂情不足。微步徘徊山麓。蕊珠宫里新妆。生香全似瑶芳。应为莺花留恋,人间暂歇鸾凤。

瘦马羸僮道路,清泉白石山林。常得有衣换酒,不愁无法烧金。

一轮月影涨幽香,碧玉钗头白玉妆。持似此花供燕几,玉堂端可寿萱堂。

故山为我小迟留,枫落吴江冷不收。归去不知身是梦,青灯相对说它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