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颐寺

闻法师来杖锡东,于菟蹭蹬奋雷风。
当时地裂泉随动,一酌清甘万虑空。

作品评述

《石颐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程九万。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闻法师来杖锡东,
于菟蹭蹬奋雷风。
当时地裂泉随动,
一酌清甘万虑空。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法师来到石颐寺为主题,通过描写一系列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景仰和对法师所传授的教诲的理解。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法师的神圣和威严。

赏析:
首句描述了法师来到石颐寺的场景,手持杖与锡,朝东方前进。这里杖和锡是法师的象征,代表着他的道德和精神力量。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示了法师的威仪和庄严。

第二句描述了法师行走的方式,用词形象生动,如同雷电风暴般奋发前进。这里雷风的比喻,突出了法师的勇猛和威力,也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景仰之情。

第三句描绘了当时的景象,地面震裂,泉水随之波动。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变化,表现出法师的神通和超凡的力量,也暗示了法师的教诲能够引起人们心灵的动荡和变化。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法师所传授的教诲的领悟。一杯清甘的酒象征着法师的教诲,喝下之后,千万的忧虑和烦恼烟消云散,心灵得到了平静和宁静。这里以饮酒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法师教诲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景物和感受的描绘,通过对法师的威仪、力量和教诲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法师的景仰和对法师教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心灵的宁静和解脱的向往。

诗词推荐

邑居官寺两凄清,晚市都无菜可羹。何处直能令鬼怕?祗今犹自有人行。

勋业文章意已阑,暮年不足是看山。江南寺寺楼堪倚,安得身如杜牧闲!

中流砥柱一宗臣,长把丹衷动玉宸。三十四番如此疏,百千载后更无人。堂留薇药谁知已,路长萧茅谩得春。自是不曾轻出处,到头著著为斯民。

人世几番更面目,仙山依旧锁烟霞。

饭了庵中坐,高情等寂喧。井泉春户口,篆火午香烟。句好堪呈佛,心空不问禅。一声天外雁,秋意满徽弦。

睡魔如瘧鬼,日日应期来。符篆烧难却,茶枪战不开。中宵翻醒去,当昼又潜回。应是五穷数,留君共酌杯。

词真意浃,不屈不狎,端重有法。此近世名臣之帖。承平流风,尚或可接,予欲以此观相业。

山横数里如鬟耸,水界千畴似砥平。花事已阑农事动,村村雨足一犁耕。

何处游女,蜀国多云雨。云解有情花解语,刬地绣罗金缕。妆成不整金钿,含羞待月秋千。住在绿槐阴里,门临春水桥边。

特立孤高耐岁寒,渥丹颜貌带儒酸。荆公诗句休拈出,北地人今已熟看。

好著金笼收拾取,莫教飞去别人家。

谿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

东风吹雨如吹尘,野烟漠漠遮游人。须臾云破日光吐,绿波蹙作黄金鳞。落花流水人家近,鸿雁凫瑽飞阵阵。一双石塔立东西,舟子传言是乌镇。小桥侧畔有青旗,暂泊兰桡趁午炊。入馔白鱼初上网,供庖紫筍乍穿篱。茜裙缟袂搴帘出,巧语殷勤留过客。玉钗坠鬓不成妆,罗帕薰香半遮额。

玉立彤墀气尚粗,食残刍豆更何须?太平未必闲无用,一幅君王纳谏图。

步入荒林问習家,江吞古岸入平沙。枯池旧岁犹生藕,病柳新年尚著芽。草上醉人眠未醒,桑间游女笑相遮。东风倦客生情性,儜立残阳看落花。

大道已沦谢,世情那可论?所经新传舍,多是故侯门。路险豺狼恣,山空鸟雀喧。余生亦何幸,注目合忘言。

羌笛胡琴春调长,美人何处乐年芳。野船弄酒鸳鸯醉,官路攀花騕褭狂。应和朝云垂手语,肯嫌夜色断刀光。

秋月明眸两鬓浓。衫儿贴体绉轻红。清声宛转歌金缕,纤手殷勤捧玉钟。娇娅姹,语惺松。酒香沸沸透羞容。刘郎莫恨相逢晚,且喜桃源路已通。

杏梁归燕双回首。黄蜀葵花开应候。画堂元是降生辰,玉盏更斟长命酒。炉中百和添香兽。帘外青蛾回舞袖。此时红粉感恩人,拜向月宫千岁寿。

平明雾霭雨初晴。儿子敲针钩成。香饵小,茧丝轻。钓得鱼儿不识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