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夏肯甫

自识贤尊熟,常将远到期。
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颖。
恨菊来何久,愁梅去转迟。
应留起春蛰,词落未堪悲。

作品评述

《赠夏肯甫》是宋代诗人叶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给夏肯甫
自识贤尊熟,常将远到期。
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颖。
恨菊来何久,愁梅去转迟。
应留起春蛰,词落未堪悲。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夏肯甫的赠别之情。诗人自称认识夏肯甫的品德高尚,与他的相识之期常常会被推迟。突然间传来夏肯甫千古流传的好消息,而诗人却只能虚抱着自己一生的才华与智慧。诗人懊恼菊花来的时间太晚了,悲伤梅花离去的时机转瞬即逝。诗人希望夏肯甫能保留起来,像春蛰一样蓄势待发,而诗人的才情却无法被人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慨。诗中的自识贤尊熟表明诗人对夏肯甫高尚品质的认同,却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与他共聚。诗人虚抱一生颖,表达了对自己一生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懊悔之情。恨菊来何久,愁梅去转迟这两句以花卉的形象隐喻了时机的短暂和易逝,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无奈和悲伤之情跃然纸上。最后两句应留起春蛰,词落未堪悲,则表达了诗人对夏肯甫的期望,希望他能像春蛰一样蓄势待发,而诗人的才情却无法得到应有的珍视。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自己才情被埋没的无奈,给人以思索和感慨之情。

作者介绍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我亦从来薄世缘,偶然采药到西川。慵追万里骑鲸客,且伴千年化鹤僊。金鼎养丹暾海日,玉壶取酒醉江天。朝来坐待方平久,读尽黄庭内外篇。

羽翼汉家了,忘形天地间。个中有真乐,奚必拘商山。

有冽彼泉,弦歌之东。所谓伊人,宛在其中。我心既得,皇恤我躬。匪一死之,义之从容。

秦师困邯郸,赵氏旦夕危。鲁连山中来,排患在重围。折冲不复言,辞金忽焉归。清风映东夏,千载以为奇。我思邹孟氏,处世一何宜。被发虽可救,闭户终可为。斯言足明训,贤独未之思。

沉沉漏几更,辗转不胜情。南内凄凉处,梧桐夜雨声。

荆溪四面四无山,不是荒林即野田。忽有石崖天半出,飞泉落处稍人烟。

鸣爵三农稔,句龙百代神。运昌叨辅弼,时泰喜黎民。树缺池光近,云开日影新。生全应有地,长愿乐交亲。

水沉风味郁金黄,风定犹闻十里香。造物普令薰一切,故应五浊暂清凉。

几年不作月岩游,万里重来已白头。云外连娟何所似?平羌江上半轮秋。

今朝五月五,击动禾山鼓。郁垒与神荼,欢呼齐起舞。

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兽垆凝冷焰,罗幕蔽晴烟。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

仙客相从往玉都,轩前惟见老松枯。春来试问梁间燕,还是当时旧履无。

广庭飞雪对愁人,寒谷由来不悟春。却笑山阴乘兴夜,何如今日戴家邻。

海神不朝雪不作,大梁尘土蔽天高。道傍牛喘复谁问,佛寺吹螺空唱嚎。相公跪香恬且佚,陛下减膳心焦劳。因君试墨偶有激,勇辞壮笔挥长刀。予无奈何亦思饮,饮竭甖瓮从餔糟。

也知皇宋足名人,至论谁堪继后尘。已见世传元相制,将闻诏写白公真。紫微星宿虽潜望,红药阶除岂易亲。野客多惭惠佳句,强酬应信废精神。

连朝欲作送公诗,以颂悬知孰愈规。万事要当明本末,一身切莫计安危。老农不过除荑稗,良药安能弃术芝。勿谓常谈便轻鄙,献言端自戒新奇。

百乘去为天下宰,暮年岭瘴隔京都。君看封禁严边琐,力碎调停此范模。赤舄偿来金铉贵,青衫依依旧纸糊。秦关北望烟云渺,何日重还旧地图。

衲僧去就水云姿,偶堕夤缘出应时。今日又归林壑去,得便宜了得便宜。

天门九重,荡荡开入。金支秀华,垂绅佩玦。或导或陪,率屐不越。注民耳目,四表胡悦。

高士终为簿,岂惟勾小稽。鸾凰虽在棘,桃李自成蹊。官府资关决,儒流仰品题。定知余庆远,遗爱满双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