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良贵三江亭

神襟百虑不容侵,胜概乘閒偶访寻。
趺坐岂无观水术,临流应有济川心。
敛将蓬岛溶溶气,散作阳春字字金。
郢曲调高人寡和,微生何敢缀雄吟。

作品评述

《和潘良贵三江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晋锡。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神襟百虑不容侵,
胜概乘閒偶访寻。
趺坐岂无观水术,
临流应有济川心。
敛将蓬岛溶溶气,
散作阳春字字金。
郢曲调高人寡和,
微生何敢缀雄吟。

诗意: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思考。诗人通过观赏水景,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并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艺术和创作的理解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江亭上的景象和感受。诗的开头四句写道:“神襟百虑不容侵,胜概乘閒偶访寻。”诗人的心思敏锐,百感交集,不容任何纷扰之物侵扰。他在闲暇之时,抓住机会来到三江亭,寻找胜景和灵感。

接下来的两句“趺坐岂无观水术,临流应有济川心。”则表达了诗人在三江亭上静坐观水的情景。他坐在那里,专注地观察水流的变化,体验其中的真谛。他相信在水的流动中,有治理江河的智慧和道理,也有涵养心灵的力量。

下一句“敛将蓬岛溶溶气,散作阳春字字金。”描绘了诗人在观景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他将自然景物与文字相结合,将观看到的景色转化为文字的形式,使之变得生动而有力。蓬岛的意象散发出迷人的气息,阳春的文字如金般闪耀。

最后两句“郢曲调高人寡和,微生何敢缀雄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谦逊和对历代大才子的敬仰。他觉得自己的才华有限,不敢与那些高人同流合污,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写出豪放的诗篇。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诗歌创作的理解。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与敬畏。

诗词推荐

槐庭元老。四海真师表。曲为故人敦久要。隔巷不嫌时到。虚堂已入凉E97C。一觥为寿何辞。看即关河恢复,千秋永辅淳熙。

种瓜思夏实,分菊待秋花。

泰坛东路绕重营,独背朝阳信马行。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

云水无南北,几人相往还。井深应接海,石显为开山。佛塔寒流上,渔帆夕照间。保当脱尘鞅,分石伴僧閒。

戒杀家庖罢馈鱼,病脾亦复禁寒蔬。莫惭邻里嘲枯淡,出甑香粳玉不如。

见我淮南被召西,重来学馆尚栖迟。未容小隐通三径,聊可卑飞共一枝。饮罢玉山方突兀,赋成笔陈已淫夷。霜荷叶叹青衫旧,闻子修身自畏知。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日暮辞归乏筍舆,松花满脚路忘迂。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

都门箫鼓动哀音,丹旐西归诏祖临。故府簪裾空堕泪,高原松槚已成阴。藩朝宣力由忠荩,彝鼎书功映古今。他日甘棠知不剪,五州遗德在人深。

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虹霓侵栈道,风雨杂江声。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

一水绕孤岛,闲门掩春草。曾无长者辙,枉此问衰老。

帝既临享,步武鸣莺。陟降规矩,颙昂周旋。登歌一再,典礼莫愆。神之听之,祉福绵绵。

明时巧言士,乱世佞幸郎。佞幸惟苟且,巧言颇包藏。为恶虽不同,同归於覆亡。

结构池梁上,登临日几回。晴空交密叶,阴岸积苍苔。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振衣生羽翰,高枕出尘埃。齐物鱼何乐,忘机鸟不猜。闲销炎昼静,选胜火云开。僻远宜孱性,优游赖废材。愿为长泛梗,莫作重然灰。守道穷非过,先时动是灾。寄言徐孺子,宾榻且徘徊。

几年沧海别,万里白头吟。夜月江流阔,春云岭路深。珠繁杨氏果,翠耀孔家禽。无复天南梦,相思空树林。

虎头笔法得来亲,佳士相逢必写真。今代英雄良不少,未知谁可绘麒麟。

昔从西山授业,屡言后村当仁。伯纪盖同学子,履常真对掌人。

稻穗登场谷满车,家家鸡犬更桑麻。谩栽木权成篱落,已得清阴又得花。

赵氏源流自副枢,至公清节亢门闾。绪门犹接淳熙际,亲擢何惭庆历初。班马定为廉吏传,韩欧无责谏臣书。可怜衮斧忠邪学,仅向甘泉扈属车。

一昨连甍较诈狙,缿筒合斗未良图。君来嚬笑民之法,政绝锋铓古与徒。俗变身如游建德,时清人不畏萑苻。自公日有诗书乐,大府仍无急急符。

清献重逢在永阳,方知此道浸明昌。非聪何以闻天籁,有畀终须辨国香。不贰见知忠肃瓘,逸民晚遇太师光。圣贤出处宁无意,舍则深藏用束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