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

栖栖南越鸟,色丽思沈淫。
暮隔碧云海,春依红树林。
雕笼悲敛翅,画阁岂关心。
无事能言语,人闻怨恨深。

作品评述

《鹦鹉》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栖栖南越鸟,
色丽思沈淫。
暮隔碧云海,
春依红树林。
雕笼悲敛翅,
画阁岂关心。
无事能言语,
人闻怨恨深。

诗意解读:
这首诗以鹦鹉为主题,通过描绘鹦鹉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困境、禁锢和无言的哀怨之情。

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栖栖南越鸟,色丽思沈淫。”鹦鹉栖息在南越地区,它们有着美丽的羽色,但却思念着自由的天空,感到沉闷和困顿。

接着诗人写道,“暮隔碧云海,春依红树林。”这句描述了鹦鹉所面对的困境。它们被困在雕刻的笼子中,无法自由飞翔,只能望着碧蓝的天空和翠绿的树林,心生依恋之情。

“雕笼悲敛翅,画阁岂关心。”这两句表达了鹦鹉的哀怨之情。雕刻的笼子限制了鹦鹉展翅高飞的能力,而周围的人们却对此毫不关心,他们不理解鹦鹉内心的悲伤。

最后两句“无事能言语,人闻怨恨深”,表达了鹦鹉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的苦闷和不满,但人们通过鹦鹉的表情和声音,能感受到它们内心的怨恨和痛苦。

整首诗以鹦鹉为形象,抒发了作者对禁锢、困境和无言哀怨的思考和感受。通过描绘鹦鹉的形象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对待弱者的冷漠和无知的批判。鹦鹉在诗中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了那些受到束缚和压抑的个体,通过诗人的笔触,传递出了一种对自由和解放的渴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情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困境和无声的呐喊,引发人们对自由和人性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北溟苍蟠赤有只,何年飞入昭阳里。王母抱其首,至尊抚其尾,爱之不啻如己子。时复娇嘶作宫徵,宁王窃弄至尊喜。一朝踊跃不可收,化作万丈长黄虬。腾怒□觞昆仑丘,五城欲崩河倒流。老优方作《霓裳》舞,朔风忽动渔阳鼓。鼓声殷殷来朝阳,六龙西狩剑阁长。欢乐极兮成悲伤,马嵬

宿蕊斗攒金粉闹。青房暗结蜂儿小。敛面似啼开似笑。天与貌。人间不是铅华少。叶软香清无限好。风头日脚乾催老。待得玉京仙子到。凭向道。红颜只合长年少。

已知羽驾朝金阙,不用烧兰望玉京。应是易迁明月好,玉皇留看舞双成。

丛丛万横枝,罗生杂松篁。不以岩穴幽,岁晚政自香。

淘金岂假披沙得,不触波澜犹费力。露柱三更忽放光,此时未审何人识。

复卦初爻寓意深,祗缘虚静见天心。君生正遇黄钟律,宜把真阳却众阴。

道院中间沐发容,施来元自赞皇公。君能百拜香烟下,不怕丹琼路不通。

山川今古在,伯业已寥寥。野雾迷花径,秋烟隔市桥。溪深新涨雨,江浊暗生潮。自喜兹行好,翩翩远市嚣。

残山剩水带离亭,送客烦君远作程。直欲明年击吴榜,白沙翠竹是柴荆。

云想衣裳花想容,青春已过乱离中。功名富贵若长在,得丧悲欢尽是空。窗里日光飞野马,岩前树色隐房栊。身无彩凤双飞翼,油璧香车不再逢。应笑无成返薜萝,年年惆怅是春过。时攀芳树愁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桂岭瘴来云似墨,蜀江风澹水如罗。人生富贵须回首,世事无几奈尔何。

八月分圆二十年。

少时谈舌挟风雷,病後逢人口嬾开。安得东皋隐君子,相看无语只衔杯。

春田欲雨常忧迟,夏田得雨雨嗟逾时。春耕夏耨两无及,眼乾泪竭空沾衣。翻翻联联脚力尽,万车不救一尺泥。朝看东南暮西北,晚霞倏忽山头归。白日一照黄潦定,秋来准拟筛红粞。旱田拾得晚田熟,今年更救明年饥。念夫陇上一月宿,趁晴归欲呼妻儿。与夫岁岁同甘苦,未容恤纬惭嫠妇

非本韩国诸公子,胡乃人形心蝮{尴监换虫}。身既入秦而媚秦,肆无忌惮浮商李。狂言著书三十篇,读者能无污脣齿。且言仁义不足用,唯有严刑堪致治。斯言岂足称人言,反悖经常灭天理。且秦为虐犹庶几,名教不容良可耻。昔者韩虔尝篡晋,远遡其源固应尔。吾欲火书而人人,周孔之道

人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却觅旧游无是处,只应形似遣人猜。世间形似巧迷人,总是安排底处真。纵复非真犹足喜,得来聊寄梦中身。

五季干戈满地讧,山川草木亦酸风。如何偃蹇梁朝桧,独寿中吴雨露中。

朝来驻马香街里,风度遥闻语笑声。无事闭门教日晚,山桃落尽不胜情。

自古主司看荐士,明年应是不参差。须凭吉梦为先兆,必恐长才偶盛时。北阙上书冲雪早,西陵中酒趁潮迟。郄诜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

锦屏山势舞双鸾,影入嘉陵江水寒。人在东南归未得,时时独展画图看。

俊眼犀心,尊前如有乘鸾便。过愁传怨。只许灯光见。见了重休,河汉明遮断。深深院。乱风飘霰。揉了双罗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