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明赠茯苓如婴孩状以诗为报

老松寒不死,密壤聚流脂。
小斸凌苍翠。
深藏发怪奇。
应怜霜鬓客,为寄玉婴儿。
屑饵消残疢,同寻汗漫期。

作品评述

《致明赠茯苓如婴孩状以诗为报》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松寒不死,密壤聚流脂。
小斸凌苍翠,深藏发怪奇。
应怜霜鬓客,为寄玉婴儿。
屑饵消残疢,同寻汗漫期。

诗意:
这首诗以茯苓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茯苓是一种草药,它在寒冷的冬天仍然可以茁壮成长,象征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茯苓的根部富含药性,象征着积聚的力量。小斸指茯苓的根茎,它们傲立在苍翠的山林之中,展示出奇异的姿态。茯苓深藏地下,发出神秘的力量。

诗人希望友人像茯苓一样,坚强而不屈服于逆境。他希望友人能够坚守初心,像玉婴儿一样纯洁无瑕。茯苓的根茎具有治疗作用,象征着治愈病痛的力量。诗人希望友人能够通过坚持追求,克服困难,治愈内心的痛苦。

赏析:
这首诗以茯苓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茯苓作为一种寒冷季节中生长的草药,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茯苓的根部富含药性,寓意着积聚的力量。茯苓的形象与友人的品质相映成趣,传递出作者对友人坚强、纯洁和治愈力量的赞美。

诗人通过茯苓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坚持初心、克服困难的期望。他希望友人能够像茯苓一样,在逆境中保持坚强的意志,展现出奇异的姿态。茯苓的神秘和治愈力量也象征着友人内心的力量和能力,希望友人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治愈内心的痛苦,追求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茯苓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厚意。这首诗以自然的景物为表达工具,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启示了读者对生命的理解和追求。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万座笙歌醉复醒,绕池罗幕翠烟生。云藏宫殿九重碧,春入乾坤五色明。波底画桥天上动,岸边游客鉴中行。金舆时幸龙舟宴,花外风飘万岁声。

玉龙十二蓬山顶,宝髻三千汉殿中。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处知吾乡。大江之东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玻梅花香。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时百行藏。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吁嗟无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

三千宫女露蛾眉,笑煮黄金日月迟。麟凤隔云攀不及,空山惆怅夕阳时。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澈。

连科已占十名前,行听鸿胪第一传。我俟合符留劝驾,君能摛藻预兴贤。湘山点化名千佛,郴岭飞升傚九仙。此去琼林天上宴,今朝先赋鹿鸣篇。

蓼滩芦渚好徜徉,肯便云天去作行。未用选奴防夜燎,不妨结伴傲晨霜。

为问溪头潮浅深,片帆长挂北归心。夜风吹雪晓尤怒,午日破云寒复阴。江淮行役殊未已,京洛朋游安事寻。何时稳坐饱麤饭,鼓腹东皋农父吟。

富贵良非愿,乡关归去休。携琴已寻壑,载酒复经丘。翳翳景将入,涓涓泉欲流。老农人不乐,我独与之游。

门掩青山卧,莓苔积雨深。病多知药性,客久见人心。众鸟趋林健,孤蝉抱叶吟。沧洲诗社散,无梦盍朋簪。

早起多奔走,旬休亦往还。偶因二士试,始得一朝閒。灵鹊花枝上,金鱼荇蔕间。素餐终有媿,只忆旧家山。

先日二毛生,秋来无复惊。南风随楚俗,北斗望都城。坞栗霜开罅,池莲雨折茎。停罇问天意,何适付枯荣。

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浔阳官舍双高树,兴善僧庭一大丛。何似苏州安置处,花堂栏下月明中。

日御临双阙,天街俨百神。雷兹作解气,岁复建寅春。喜候开星驿,欢声发市人。金环能作赋,来入管弦声。

三献具举,九旗将旋。追劳表德,罢享宾天。风引仙管,堂虚画筵。芳馨常在,瞻望悠然。

人间无处不风波,潮打西兴雨一蓑。难与命争俱老矣,经寻诗去奈吾何。园成次第自花草,山是知闻空薜萝。赖有月明千里共,烟寒数笔落行窝。

伊昔青衿地,于今绛帐师。家声传叔赣,宦学类先之。久已鸮音革,居然鳣服宜。谁开丞相阁,此士独非奇。

豫章江南朔风惊,浩荡帆船破浪行。目送家山无几许,千年空想蟪蛄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