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方丈前头挂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
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枯髅就此理。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诗一首》是住山僧所写,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一首

方丈前头挂草鞋,
流行坎止任安排。
老僧脚底从来阔,
未必枯髅就此理。

译文:

一首诗

方丈前挂着草鞋,
流传的阻碍随意布置。
老僧的脚底一直宽广,
未必就因此而枯骨。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住山僧的一种豁达和超脱心态。诗中的“方丈”指的是寺庙的主持,而“草鞋”则是寺庙僧侣常穿的鞋子。诗人用这样简朴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境遇和看法。

诗中的“流行坎止任安排”表明诗人对世间的困扰和阻碍采取了宽容和随遇而安的态度。他并不执着于外在的境况和环境所带来的困扰,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接受命运的安排。

诗的下半部分,“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枯髅就此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他认为一个人的内心境界和修养决定了他的丰富与否,而并非仅仅依靠外在的物质和地位。即使是一个身居高位、富有世俗成就的人,如果内心贫乏、灵魂枯竭,那么这个人的生命意义也会受到质疑。

赏析:

《诗一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住山僧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方丈前挂着草鞋为引子,通过对自己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宽容、超脱和豁达的态度。他认为人生并非只有物质和地位的追求,而是应该注重内心的丰富和修养。

诗中的“老僧脚底从来阔”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境界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否充实,决定了他是否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种心态对于现代社会也有启示意义,提醒人们不要只追求物质的繁华,而要注重内心的修炼和人生的价值追求。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反映了佛教文化中追求内心平和和超脱世俗的精神。这种豁达的心态和对人生的理解,不仅在宋代佛教文化中有其价值,也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诗词推荐

云中路杳杳,江畔草萋萋。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仓庚仓庚,集谷之苕。谓汝也幽,而岂其乔。勃鸠勃鸠,有安斯巢。矜妇之功,不念鹊劳。决决杜鹃,念归何悲。岂知汝归,不如未归。翩翩玄鸟,群雏相依。羽毛浃矣,同乳异飞。负阴抱阳,均此一气。孰使然哉,凄其永忾。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缕缯采药谩区区,谁似君王用意殊。仁政便为医国艾,德威那假辟兵符。

一诺千金汉重臣,平生恩力报何曾。朱家不德人传美,殊愧张苍父事陵。

糊涂不成书,把笔意甚喜。举头见爷笑,持付三四纸。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著。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一水阻佳期,相望空脉脉。那堪岁芳尽,更使春梦积。故国胡尘飞,远山楚云隔。家人想何在,庭草为谁碧。惆怅空伤情,沧浪有馀迹。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正遣清诗觅菊栽,穿云涉水又寻梅。万牛不挽新愁去,一鸟还惊午梦回。老媿逢人说幽愤,穷能随事学低摧。江边漂母何为者?无食王孙未易哀。

恋恋栏干云复留,恍然天地与身浮。水涵空界光无际,山在地州翠欲流。点破琉璃云表雁,足成图画柳边舟。岁阑却自忘归兴,更欲同为雪后游。

平生於二南,百过在芣莒。不知孰舞蹈,但觉乌可已。煌煌古人心,民与不死传。天和本发中,世味或食耳。全明凋靡后,未造放荡始。折杨纷皇荂,败素正堪紫。斯文吾衰久,安得力任鄙。天河傥可挽,举俗快一洗。不且尊杜黄,卿言尚予起。

卓彼嘉坛,奠玉方泽。百辟祗箫,八音纯绎。祀呈承明,柔祗感格。

虚而通,用而冲。默游量外,直照环中。云水一身瘠,家风四壁空。相逢有知己,点指识渠侬。

庭前柏树子,不是祖师心。莫执一时见,便忘千古音。

璘娥琢月剪冰花,著叶团团更不斜。只把青葱争玉树,不将夭治斗金沙。吹香处满骚人国,成实还宜野叟家。老我真成被花恼,尊前坐叹复行嗟。

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飞絮眼,凭阑袖。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无个事,沈烟一缕腾金兽。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春去也,归来否。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荒凉城南奉先寺,后宫美人棺葬此。角楼相望高起坟,草间柏下多石人。秩卑焚骨不作冢,青石浮屠当丘垄。家家坟上作享亭,朱门相向无人声。树头土枭作人语,月黑风悲鬼摇树。宫中养女作子孙,年年犊车来作主。废后陵园官道侧,家破无人扫陵域。官家岁给半千钱,街头买饼作寒食。

嘉遁有新吟,因僧寄竹林。静思来鸟外,闲味绕松阴。兵寇凭凌甚,溪山几许深。休为反招隐,携取一相寻。

山僧好寂静,入云恨不深。峰间一雨昏,林表孤灯沈。往来有猿狖,呼啸自成音。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张公安道与澄游,具得其事。又有乔仝者,少得大风疾几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