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

稻梁留不得,一一起江天。
带雪南离楚,和春北入燕。
依依前伴侣,历历旧山川。
林叶程犹远,梅花信可传。
子规啼到晓,鹦鹉锁经年。
应羡冥冥者,东风羽翼全。

作品评述

《归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范仲淹。这首诗描绘了雁群归巢的景象,通过雁群的归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稻梁留不得,一一起江天。
带雪南离楚,和春北入燕。
依依前伴侣,历历旧山川。
林叶程犹远,梅花信可传。
子规啼到晓,鹦鹉锁经年。
应羡冥冥者,东风羽翼全。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雁群归雁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先,诗中提到了稻梁,意味着丰收的季节已经过去,雁群开始南飞。雁群带着雪从南方离开楚国,向北方的燕国飞去,象征着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诗中还提到了雁群的前伴侣、旧山川,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尽管林叶已经遥远,但梅花的芬芳却能传达出来,这暗示着即使身处异乡,作者仍然能感受到故乡的气息。

最后两句诗中,子规的啼叫代表了夜晚的寂静,而鹦鹉的鸣叫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作者希望能够像东风一样,拥有羽翼,飞回故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雁群的归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声望去已远,门人无不知。义行相识处,贫过少年时。妨寐夜吟苦,爱闲身达迟。难求似君者,我去更逢谁。

声名自昔拘如锁,富贵由来薄似云。今日冥鸿到天外,世间矰缴漫纷纷。

泰坛下瑞云黄,雨师洒道尘香。便面犹承坠露,金钲半吐东墙。

百转千萦住复移,浑如啄木在高枝。春效极目快晴后,峭绝一声飞去时。

登临江上寺,迁客特依依。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乱峰藏好处,幽鹭得闲飞。多少天真趣,遥心结翠微。

墙根戢戢数蜗牛,雨长垣衣亭更幽。惊起归鸿不成字,辞柯落叶最知秋。菊花莫恨开时晚,谷穟犹思晴後收。独立搔头人不解,南山用取一樽酬。

胜游谁继竹林贤,岘首高情自邈然。宝刹千寻出天半,灵山三面落樽前。梅花摘得宁烦驿,桃叶呼来不用船。南楚何须说穷巷,且陪铃合听昆弦。

甘分清孤寒固穷,衡门寥落正西风。一鸣便是苍梧凤,不意飘流鸥鹭中。

荒鸡隔水啼,汗马逐风嘶。终日随征旆,何时罢鼓鼙。孤心眠夜雪,满眼是秋沙。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却望冰河阔,前登雪岭高。征人几多在,又拟战临洮。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暮雪连青海,阴霞覆白山。可怜班定远,生入玉门关。

端谿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不同凡石追时好,要与日月争光辉。韬藏久矣不敢用,惟恐翰墨污染之。樊子文章有余地,汪汪万顷谁敢窥。赠君此砚勿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飞流溅沫满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

金陵昔会面,一别杳无音。故国秋云合,大江春水深。宦情同契阔,老景各侵寻。纵有衡阳雁,何由写宿心。

碧草连金虎,青苔蔽石麟。皓齿芳尘起,纤腰玉树春。倚瑟红铅湿,分香翠黛嚬。谁言奉陵寝,相顾复沾巾。

一章南山有菊,于采其英。谁从汝往,视我惸惸。伊时之人,谁适有比。不与我谋,不知其已。二章薄言采之,遵彼山曲。汝来迟迟,去我何速。伊时之人,谁适与同。不与我好,殆其觏凶。三章江汉滔滔,有楫有杭。谁以济此,中流且风。嗟尔君子,时处时默。微云反覆,无伤尔足。

山占仇池地,江分白马氐。潭深龙自蛰,亭迥凤曾栖。

明日大夫,何嘉瑞兮。秋金锐兮,凉风至兮。公生与□,澂骨气兮。寝嶷嶷然,国之器兮。

路缭长堤北,家居小市西。陂塘晨饮犊,门巷午鸣鸡。妇喜蚕三幼,儿夸雨一犁。衰翁亦放浪,未怕屐沾泥。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桃李漫芬芳,终然委路旁。踏青心欲醉,举白兴何长。梦觉池塘绿,诗成草木香。懒追时俗好,独立倚苍茫。

云作达人性,东西无定居。重逢在京阙,忽忆归园庐。水宿傍江市,山行见樵车。后期难重寻,握手空踌躇。

异乡中,行色里,随分庆初度。老子今年,五十又还五。任他坎止流行,吴头楚尾,本来是、乾坤逆旅。贵和富。此事都付浮云,无必也无固。用即为龙,不用即为鼠。便教老却英雄,草庐烟舍,也须有、着闲人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