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阆中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作品评述

《发阆中》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思乡之情和对现实的忧虑。

译文:

前有毒蛇后猛虎,
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
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
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
避地何时免愁苦。

诗意:

诗的开篇描绘了诗人所面临的困境,前有毒蛇后有猛虎,让人感到无处可逃。接着,诗人描述了一天的溪行中,寂静无声的村坞。这种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贫困。

下一段,诗人描绘了江风凄凉的场景,云在地面上飘动,山木昏暗,预示着即将下雨。这种氛围给人一种沉郁和忧伤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说到妻子生病并忧虑着他的归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牵挂。秋天的花和石头是诗人回忆家乡的象征,虽然它们仍然存在,但诗人却无法亲身感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外地流亡时与家乡交流的困境。诗人以三个月才收到一次家书,表达了他对家人消息的渴望,以及与家人分离的痛苦。他希望能够摆脱目前的困境,回到家乡消除忧愁和苦难。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杜甫身处困境中的生活状况,以及对家乡、亲人和现实的思索和牵挂。诗中的景象生动而凄美,反映出杜甫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反思。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杜甫渴望回到家乡和追求理想的内心情感,也能体味到他对于社会现实的痛苦和忧虑。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深的触动和共鸣,显示了杜甫的诗才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君居压城根,厥产地宜荠。呼儿乘昼暄,培壤露寒翠。撷之登盘蔬,蔼蔚见春意。方其下筯时,绝甘遽吾遗。物虽美芹微,意重生刍比,苟为势利心,千金何足贵。

汉惠秦皇事已闻,庙前高木眼前云。楚王谩费闲心力,六里青山尽属君。

去冬九旬已渴雨,那意今春渴尤苦。自开正元越三月,生意全蛰不闯吐。阳威烈烈炽盛夏,田野熬熬剧焦釜。新秧既长且乾萎,播种无由可入土。农民望雨若倒垂,类叹天命我无所。太守念膺民命寄,如伤体肤痛心膂。奔祷山川社稷前,下及百祠靡不举。坛告雷师雷莫闻,江叩龙神龙弗顾。

众岭莽回互,古刹藏乔林。平川一目尽,列岫千重深。昔人几经历,我辈复登临。山川谅不改,徒伤怀古心。

今年到时夏云白,去年来时秋树红。两度见山心有愧,皆因王事到山中。

白驹絷维之,君乃再岁住。政如何蓧翁,鸡黍止季路。得句推敲余,每肯向予吐。平生识丁字,颇亦指佳处。只今妙著述,讵云工训故。东陆方播和,南云遽回顾。似闻汉诸公,交口河东赋。挽袖不转头,欻作翩鸿去。郡舍虽旧约,侯门有晚遇。可忘酒招携,况识棋胜负。老景乐事稀,春意

匆匆中夜辔,候馆若为容。山转时藏月,河分不割风。凭谁能食梦,总自解书空。省内吾难倚,诗书更使慵。

拱皇图,御宝历,上圣垂衣。旰食亲万机。海宇熙熙。登寿域,瑞霞彩云常捧日。花阴麦垅四民齐。宫卫仗肃,阆苑瑶池。台殿倚晴晖。当盛际。风俗美。寻胜事。人物总游嬉。太平何处,知不摇征旗摇酒旗。四方感格臻上瑞。官家闲暇宴芳菲。千万岁。嘉会明盛时。

磊落离幽壤,沈潜莫记年。支机形迥出,蕴玉势相连。空穴云犹抱,坳纹溜欲穿。虎蹲休怯射,羊叱待逢仙。峭拔希千仞,参差异一拳。讵闻轻宋璞,可要逐秦鞭。翠峙晴轩影,寒生晓槛烟。到公棋未胜,张颢印虚传。齐碣思閒馆,圯桥意旧编。何当成五色,鍊质补娲天。

白酒黄封冽以妍,鲈鱼买得一双鲜。舟行无浪无风夜,人在非晴非雨天。醉熟不知天远近,梦回但见月婵娟。垂虹亭下星如织,云满长洲草满川。

秋斋多梦谒,舌本欲生烟。独步一庭明月,雁字已横天。作个生涯不遂,松竹雨荒三径,却忆五湖船。小阮贫尤甚,犊鼻挂长竿。白鸥汀,风共水,一生闲。横琴唳鹤,要携妻子老云间。灯火荧荧深夜,高卧南窗折几,杯到不留残。莫遣江湖手,遮日向长安。

连珠合璧转璇霄,也被星家不见饶。灾曜元来怯檮柷,福星不是背箪瓢。

灵均侈山林之乐,薄笼绡袴,幽放檀心。妖舞春风身醉香,力难扶也。

想见朱衣吏,催排玉笋班。老臣绝朝谒,北望祝南山。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小来惟射猎,兴罢得乾坤。渭水天开苑,咸阳地献原。英灵殊未已,丁傅渐华轩。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照水姿容虽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犹去悬车十五载,休官非早亦非迟。

断桥临野水,疏屋见人家。嫩绿几畦菜,深黄三径花。断云行自逐,征雁望还赊。好访韩湘去,山林养白鸦。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虽为半年客,便是往来鸿。

杖策思寻半日闲,偶随流水过前山。林中不见童迎客,竹外惟闻犬护关。道服自悬虚牖下,茶巾空挂夕阳间。到门不遇君携手,惆怅荒村暮独还。

四十青春鬓未皤,翻如槁谢叶徉柯。亲闱有彩今难戏,客馆无鱼尚有歌。遗爱偏存梅渚畔,新茔空占阖山阿。素车不得亲觞酹,别望含悲独奈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