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
拼音和注音
shuǐ bì yù lín lín , lóng mén qiū shèng ch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龙门:1.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西北。2.比喻声望高的人。3.科举试场的正门。4.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5.也叫伊阙。在河南洛阳南。有著名的龙门石窟。6.地名。在广东惠州。
碧玉:1.矿石物。含铁的石英。2.年轻貌美的女子:小家~。
磷磷:磷磷línlín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也用以形容突出的钉头钉头磷磷。——唐·杜牧《阿房宫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
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閒人。
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
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