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书诗

悬圃树瑶。
昆山挺玉。
流采神皋。
列秀华岳。
休哉美宝。
擢颖昌族。
灼灼风徽。
采采文牍。

作品评述

《答中书诗》是南北朝时期谢灵运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自然景色以及美好的文化氛围。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悬圃树瑶。昆山挺玉。
悬挂在园中的树木如同琼玉一般美丽。
昆山的山峰高耸如玉石一般挺拔。

流采神皋。列秀华岳。
自然的景色如画,美丽的山川、峡谷纵横交错。
华岳山峻美而秀丽,宛如列在一起的仙山。

休哉美宝。擢颖昌族。
啊,多么美好的宝藏啊!这里有许多聪明才智的人才。
他们才华出众,属于兴盛的族群。

灼灼风徽。采采文牍。
烈烈的风吹拂着大地,激发着人们的豪情壮志。
文化繁荣,文学之风盛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文化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文风采的赞美之情。悬挂在园中的树木和高耸的昆山山峰,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神奇的山川和峡谷交错,构成了美丽的画卷。作者称赞了当地的人才,赞美他们的才华和成就。诗词中还表达了对风的赞美,风吹拂着大地,激起人们的热情和豪情。文化繁荣,文学氛围浓厚,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总之,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文化风采为主题,通过描绘来表达作者对美景和文化繁荣的赞美之情,展示了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

诗词推荐

大字书便老眼,小弦声恼闲情。养得人来疏懒,枉教天与聪明。

星明残照数峰晴,夜静惟闻水有声。六月行人须早起,一天凉露湿衣轻。宦情每向途中薄,诗句多于马上成。故里诸公应念我,稻花香裹计归程。

易水长城本旧丘,旌旗西上路悠悠。朝吹出塞羌胡笛,夜坐筹边古戍楼。饮马直从青海上,射雕还过黑山头。玉门关外思归老,定远应辞万户侯。

白气一抹蚩尤旗,南斗北斗天两垂。西方荧惑耀芒角,初月吐魄来食之。去年天象已可骇,今年天象更可疑。春王正月暨三月,黑气几度摩晨曦。铜盘亭亭惨且淡,铁钹拍拍合复离。沙盆贮水静照影,眼乱两日欢童儿。移时妖氛渐引却,赤光如血铺庭墀。家无占书矒休咎,但效嫠妇颦双眉。

晚上危亭想谪仙,孤坟寂寂锁寒烟。高风直节谁能继,只有诗篇后代传。

牡丹初翦时,已具新花眼。代谢不容发,笑杀铁门限。

双鹤出云谿,分飞各自迷。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

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昼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绣羽惊弓离果上,红鳞见饵出蒲根。寻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渔舟入大门。

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弱苗须雨长,懒翼在风吹。砺镞端杨叶,光门待桂枝。计闻尘里誉,因和禁中诗。

倾城爱劲竹,古士惟徽之。而我独爱君,不见即相思。今矧万里游,动为三岁期。索居念金兰,惘然伤别离。

闰余有何好,一岁两中秋。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阁复登楼。别离久,今古恨,大刀头。老来长是清梦,宛在旧神州。遐想芗林风味,瓮里自倾春色,不用贳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谩私忧。

宿雨顽云拨不开,紫霄佳处访楼台。青山九锁固奇甚,古洞一深如此哉。拔地千林俱秀润,擎天一柱最崔嵬。出山爽气尚相属,数里清溪送我回。

老来裘褐怯风吹,难傍花边把一卮。嚼蕊嗅香清兴在,尚呵冻笔欲题诗。

长年人海混潮声,水宿荒凉却夜惊。月照空巢乌绕树,风吹短草雁知更。要观此地秋涛壮,更待明年春水生。不比蜃楼多变见,彩云初日拥层城。

久落殊乡今始回,学门未改旧崔嵬。交游髭鬓绿成白,斋馆檐楹朱上煤。同舍无多登仕路,连年已半入泉台。阍人怪我面尘土,不道功名心亦灰。

别去虽天外,书行每便中。昼吟宵不断,夜梦晓还空。时用有显晦,交情无达穷。看公与徐孺,宁复计违从。

墨头万虫地上行,大钧钜冶之化生。反复生没如车轸,直与岁月为将迎。至人独解诸物撄,链神含嚼太和精。不取造化相经营,三天八景遂飞升。何郎少年毛骨清,天机纯粹气坦平。子有青简当刊名,应知链修未易成。一世危脆无坚凝,外慕掩袭真气零。朝花薄莫不能荣,琳官金书有丹经。

溶溶泛日桃溪浪,濯濯抛风柳岸春。天地十分和气裹,此时无语倚蓬人。

愈叩新新愈不穷,小儒气索敢争雄。安知太白心肠异,但见曹公口鼻同。顾我牢愁来泽畔,放君独步向江东。他时应制金銮殿,定有蛾眉妒入宫。

林间花自飞,物理不应悲。偶对飘残地,休论艳发时。有情香水面,无数点河湄。蜂蝶含馀意,徘徊绕旧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