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八首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
应色应声,随听随眺。
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
云日低时字雁横,夜蟾落处孤猿叫。

作品评述

《偈颂七十八首》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偈颂七十八首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这里描述了一种深刻的领悟,即人的本性是觉性,觉性的本质是清晰而奇妙的。通过觉察自己的本性,人们可以领悟生命的奥妙。

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
这句表达了一个平衡的观念,将人的本性与宇宙的虚空相等看待,与一切万物的情感和道理相融合。它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关系。

应色应声,随听随眺。
这句诗意呼应了人们对于外界的感知和体验。人们应当随着色彩的变化和声音的起伏,随时随地地倾听和欣赏周围的事物。

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
这句诗意深奥,表达了人们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境界。它指出了人的存在超越了生死轮回的界限,超越了对善恶、对正邪的判断。人们在万物的环绕中,不受世俗的束缚,不陷入对对立事物的执着。

云日低时字雁横,夜蟾落处孤猿叫。
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的赞美和对离散的思念。云日低时,字雁横飞,象征着文字的传递和交流;夜晚蟾光下,孤猿的叫声,寄托了人们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深邃的语言和抽象的意象,表达了对于人性、宇宙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并表达了对于离散的思念和对于奇妙生命的领悟。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旅梦何时尽,征途望每赊。晚秋淮上水,新月楚人家。猿啸空山近,鸿飞极浦斜。明朝南岸去,言折桂枝花。

弟兄书忽到,一夜喜兼愁。空馆复闻雨,贫家怯到秋。坐中孤烛暗,窗外数萤流。试以他乡事,明朝问子游。

闲看双节信为贵,乐饮一杯谁与同。可惜风情与心力,五年抛掷在黔中。

功成刻楮谩三年,技拙空惭不可传。晚事韩门称弟子,终期幕府颂燕然。相看霜干寒犹在,未许兰膏明自煎。祭灶乞邻端有志,只愁多指费囷廛。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云龙双辅,匣龙双起,当年楚尾吴头。借月命卿,占星分使,来宽俗瘵君忧。绣指屈儒流。□暂辍北阙,小度南州。协奏熏风,霈为霖雨岁登秋。春工点缀芳柔。正梅凝笑脸,柳弄青眸。柏叶荐觞,椒花载颂,休辞秉烛嬉游。乃眷在宸旒。更德标银管。名覆金瓯。共看朝天路稳,归拜富民侯

闷来咄咄向空书,怪底年来每事疎。著脚左如旋磨议,进身难似上竿鱼。不逢贤者休弹铗,谩说侯门可曳裾。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

三十年前旧诗册,两行钧翰俨如新。自甘白屋为寒士,敢说英扉有故人。五雨十风勤燮理,九州四海费经纶。年逾八十貂蝉贵,不负明君恐负身。

玉鳞琐琐秦家土,凤凰去天窜寒鼠。载得仙桥度玉关,谁管秋烟星栩栩。粉窗绮帘十二家,井龙咽火纷栖鸦。宫姝秃里学秋舞,背客纫珠河影斜。旧纱银灯翳椒壁,铜辇秋云梦中泣。石氏珊瑚劝作杯,直卷黄河三千尺。

东浮沧海漘,南为祝融客。漂转混泥沙,迫此短景急。

画鼓拖环锦臂攘,小娥双换舞衣裳。金丝蹙雾红衫薄,银蔓垂花紫带长。鸾影乍回头并举,凤声初歇翅齐张。一时欻腕招残拍,斜敛轻身拜玉郎。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高阁渐凝露,凉叶稍飘闱。忆在南宫直,夜长钟漏稀。

天台今日去,步步紫云乡。麦浪涨新绿,花风吹旧香。屏开千嶂远,带绕一溪长。游冶谁家子,酣歌古道傍。

相思懒下床,春梦迷胡蝶。入柳又穿花,去去轻如叶。可堪岐路长,不道关山隔。无赖是黄鹂,唤起空愁绝。

山中岁晚甘恬澹,花史时时闻校勘。天街未首薇药贵,尘世颇嫌桃李滥。南枝相见眼独明,东风久要交非暂。长意孤山访突兀,径度平湖浮碧绀。暗香疏影夜濛濛,半树横枝春淡淡。琥珀浓倾酒拍船,珠玑乱唾诗成担。画角吹寒凄别语,青衣天晚生孤憾。

细桨轻船卖石归,酒痕狼藉遍苔衣。攻车战舰繁如织,不肯回头问是非。

东奔西走肯徘徊,言语相残听鼻雷。未料此生终作底,可知不为学诗来。

茅屋风光总入诗,今年何事燕归迟。繁花犹未竞春色,百舌最先啼晓枝。深导竹渠防雨涨,密扶花架恐风欹。人生三万六千日,莫负芳菲少壮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