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春尽(其一)》
拼音和注音
qīng míng zhèng shì zuì chóu shí , lèi zuò kōng méng xì yǔ s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清明:(形)有法度,有条理:政治~|~世界。[反]腐败。②(形)清楚而镇静:神志~。③(形)清澈而明朗:月色~。[反]混浊。④(形)晴朗:天气~。⑤(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日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正是:1.就是。2.恰好是。3.确实是,对事物表示肯定。4.确实是,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5.表示答应的话语。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用于引出诗词或熟语。
细雨:小雨。
雨丝:如丝的小雨。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清明正是最愁时,泪作空濛细雨丝。
春色欲寻无处所,莺花不遣恨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