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杨柳千丝万缕。
特地织成愁绪。
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
归去。
归去。
红杏一腮春雨。

作品评述

《如梦令》是宋代诗人向滈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杨柳的枝条像千丝万缕的细线,特意编织成了愁绪。
不要再唱阳关的歌,现在已是渭城西路。
回去吧,回去吧,红杏满腮,春雨细细地落下。

诗意:
这首诗词以杨柳、阳关、渭城和春雨等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通过描绘杨柳的细枝和愁绪的编织,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纷乱。他希望停止唱阳关的歌,意味着他想离开繁华的都市生活,回到渭城的西路,追寻内心的宁静和平淡。最后一句“红杏一腮春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雨洒在满脸绽放红杏的人上,传达出一种温暖和生机的感觉。

赏析:
《如梦令》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诗中的杨柳形容得细致入微,强调了愁绪的纠缠和复杂性。通过对阳关和渭城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向往宁静的心情。最后一句以春雨和红杏为象征,给人以温暖和生机的感受,也暗示了一种新的开始和希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的渴望。这种情感的转变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诗词具有了一定的张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向滈字丰之,号乐斋,开封(今属河南)人。宋代词人。自小便会作诗,才气高而生活穷困,他妻子的父亲曾因为他贫穷将他的妻子嫁于别人,他的妻子却毅然回来,同向滈白头偕老。代表作有《如梦令》、《卜算子》、《西江月》等,收录于《乐斋词》。

诗词推荐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佛宇争推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此寺王逸少所置,云有墨池在焉。〉

如梦令

太极林中碎锦堆,花仙曾识探花回。自知坛上弦歌乐,谁想轩前羯鼓催。烟撚湿须攒绮绣,露零醉脸削琼瑰。野行觅酒无童指,拟拾遗仁作药媒。

如梦令

忧患磨人鬓易皤,近来更觉别怀难。霜筠雪柏图坚耐,愿保贞心共岁寒。

如梦令

雾罥觚棱,尘侵团扇,恨满哀弹倦理。控雨笼云,共闲情孤倚。敛娥黛、怕似流莺历历,惹得玉锁琼碎。可惜阑干,但苔花沈穗。算天音、不入人间耳。何人谩、裛损青衫泪。不是旧谱都忘,厌新腔娇脆。多生不得丹青意,重来又、花锁长门闭。到夜永、笙鹤归时,月明天似水。

如梦令

忽闻扣户醉吟声,不觉停杯倒屣迎。共放诗狂同酒癖,与君别是一亲情。

如梦令

夜间洗热凉飘飘,六月皎然满天雪。青林日晚人归宅,红谷天明客唤月。

如梦令

锦屏山下何夫子,铁带麻衣真古人。苦学诗来偷鬓老,乐为儒后却家贫。酒中酌月江村夜,琴上弹风鹤寺春。君已归寻旧闲味,肯骑肥马入红尘。

如梦令

去年中秋端正月,照我霑襟万条血。姮娥留笑侍今年,净洗金觥对银阙。高唐妬归心不闲,招得对姨同作难。岂惟恨满月宫里,肠断西山吴采鸾。却疑周生怀月去,待到三更黑如故。人间今乏赵知微,无复清游继天柱。南枝乌鹊不敢哗,倚杖三叹风枝斜。明年强健更相约,会见林间金背螟。

如梦令

湛湛露斯,其甘如饴。清宁鉴德,和气应之。神云播液,冰玉凝姿。是为仁瑞,万寿维其。

如梦令

丐客鹑衣立户前,岂知侬自窘残年。染人酒媪逋犹缓,且送添丁上学钱。

如梦令

关塞三峨北,山川五渡西。喜逢连璧友,来自钓璜溪。先世施行马,高才滞割鸡。平生李元礼,好士必提携。

如梦令

风紧云轻欲变秋。雨初收。江城水路漫悠悠。带汀洲。正是客心孤迥处,转归舟。谁家红袖倚津楼。替人愁。

如梦令

震动对艮止,革故继鼎新。饮啐随时义,天机信屈伸。

如梦令

大河冬合时,上可驰车马。子归从桥安,黄流在冰下。况命使於家,其美世为寡。是宜饬以行,慰此怀慕者。

如梦令

劳生故白头,头白未应休。阙下难孤立,天涯尚旅游。听猿吟岛寺,待月上江楼。醉别醒惆怅,云帆满乱流。

如梦令

久住巴兴寺,如今始拂衣。欲临秋水别,不向故园归。锡挂天涯树,房开岳顶扉。下看千里晓,霜海日生微。

如梦令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如梦令

滁民带楚俗,下俚同巴音。岁稔又时安,春来恣歌吟。接臂转若环,聚首丛如林。男女互相调,其词非奔淫。修教不易俗,吾亦弗之禁。夜阑尚未阕,其乐何愔愔。用此散楚兵,子房谋计深。乃知国家事,成败因人心。

如梦令

不游文节入祗园,刍草风香春正妍。要识根茎来处远,葛仙丹井冷云边。

如梦令

老来几不辨西东,秋后霜林且强红。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酒醒不觉春强半,睡起常惊日过中。植杖偶逢为黍客,披衣闲咏舞雩风。仰看落蕊收松粉,俯见新芽摘杞丛。楚雨还昏云梦泽,吴潮不到武昌宫。(黄州对岸武昌县,有孙权故宫。)废兴古郡诗无数,寂寞闲窗易粗通。

如梦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