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颂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景员维河。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作品评述

商颂·玄鸟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天命玄鸟降人间,简狄生契商祖先,住在殷地广又宽。当时天帝命成汤,征伐天下安四边。
昭告部落各首领,九州土地商占遍。商朝先王后继前,承受天命不怠慢,裔孙武丁最称贤。武丁确是好裔孙,成汤遗业能承担。
龙旗大车有十乘,贡献粮食常载满。国土疆域上千里,百姓居处得平安。
开拓疆域达四海,四夷小国来朝拜,车水马龙各争先。景山外围黄河绕,殷受天命人称善,百样福禄都占全。

注释
1.玄鸟:黑色燕子。传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燕卵而怀孕生契,契建商。
2.商:指商的始祖契。
3.宅:居住。芒芒:同“茫茫”,广大的样子。
4.古:从前。帝:天帝,上帝。武汤:即成汤,汤号曰武。
5.正(zhēng):同“征”。又,修正疆域。
6.方:遍,普。后:上古称君主,此指各部落的酋长首领(诸侯)。
7.奄:拥有。九有:九州。传说禹划天下为九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南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有,“域”的借字,疆域。
8.先后:指先君,先王。
9.命:天命。殆:通“怠”,懈怠。
10.武丁:即殷高宗,汤的后代。
11.武王:即武汤,成汤。胜:胜任。
12.旂(qí):古时一种旗帜,上画龙形,竿头系铜铃。乘(shèng):四马一车为乘。
13.糦(xī):同“饎”,酒食。宾语前置,“大糦”作“承”的前置宾语。承,捧,进献。
14.邦畿(jī):封畿,疆界。
15.止:停留,居住。
16.肇域四海:始拥有四海之疆域。四海,《尔雅》以“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为“四海”。或释“肇”为“兆”,兆域,即疆域。开辟疆域以至于四海。
17.来假(gé):来朝。假,通“格”,到达。
18.祁祁:纷杂众多之貌。
19.景:景山,在今河南商丘,古称亳,为商之都城所在。景,广大。员,幅员。
20.咸宜:谓人们都认为适宜。
21.百禄:多福。何(hè):通“荷”,承受,承担。

商颂·玄鸟鉴赏

  这是殷商后代宋国祭祀其祖先武丁的乐歌。《毛诗序》云:“《玄鸟》,祀高宗也。”郑笺云:“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合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郑玄的意思是《毛序》所说的“祀”是合祀,而他所讲到的“雊雉之异”,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是这么一回事:“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雊)。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 据今人的研究,商是以鸟为图腾的民族,“雊雉之异”的传说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不无相关。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则是关于商的起源的最珍贵的早期文献资料。传说中商的祖先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吞下燕卵之后生下的。《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上古典籍中对此传说有相当多的记载。《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鸟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诒,如何喜?”《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嗌嗌。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此外如《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尚书中候》,《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补引《诗含神雾》等纬书也记录了这同一传说。更有意思的是:传世的晚商青铜器《玄鸟妇壶》上有“玄鸟妇”三字合书的铭文,其含义表明作此壶者系以玄鸟为图腾的妇人。玄鸟是商部族的崇拜图腾,“天命玄鸟”的传说正是原始商部族的起源神话。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审视这一神话,可发现它作为一种原型,有其典型意义。有关鸟卵生子的传说长期流传于东北地区,如《论衡·吉验》:“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清太祖武皇帝实录》:“长白山,……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其果入腹,既感而成孕。”高丽李奎极《李相国文集》中亦有鸟卵生子的传说,与《魏书·高句丽传》所记之事略同。而据傅斯年考证,商部族正是发迹于东北渤海地区。

  由此可见,所谓的“雊雉之异”是为了显示高宗武丁的中兴而造出的神话,它正基筑于商民族的玄鸟图腾信仰。商至盘庚而迁殷,发展兴旺,政局稳定。盘庚死后,传位二弟小辛,小辛不幸三年而亡,又传位三弟小乙,小乙即位十年而亡。其时殷道又衰,小乙之子武丁立,用傅说为相,伐鬼方、大彭、豕韦,修政立德,终使国家大治。诗云:“龙旂十乘,大糦是乘。”郑玄笺曰:“交龙为旗,高宗之孙子有武功,有王德于天下者,无所不胜服。乃有诸侯建龙旗者十乘,奉承黍稷而进之者,亦言得诸侯之欢心。十乘者,由二王后,八州之大国与?”中原部族建立联盟后,统以龙为标志,“龙以建旗”。商族在东北兴起后,南下黄河流域,进而控制诸夏。高宗武丁时,中原各部族以车载稻米进贡。诗云:“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则不但是中原诸夏部族,即使是氐、羌等四边民族也纷纷进贡朝见。武丁功业之隆,于此可见。

商颂·玄鸟创作背景

  这是殷商后代宋国祭祀其祖先武丁的乐歌。《毛诗序》云:“《玄鸟》,祀高宗也。”郑笺云:“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合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郑玄的意思是《毛序》所说的“祀”是合祀,而他所讲到的“雊雉之异”,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是这么一回事:“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雊)。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 据今人的研究,商是以鸟为图腾的民族,“雊雉之异”的传说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不无相关。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则是关于商的起源的最珍贵的早期文献资料。传说中商的祖先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吞下燕卵之后生下的。《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上古典籍中对此传说有相当多的记载。《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鸟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诒,如何喜?”《吕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嗌嗌。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此外如《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尚书中候》,《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补引《诗含神雾》等纬书也记录了这同一传说。更有意思的是:传世的晚商青铜器《玄鸟妇壶》上有“玄鸟妇”三字合书的铭文,其含义表明作此壶者系以玄鸟为图腾的妇人。玄鸟是商部族的崇拜图腾,“天命玄鸟”的传说正是原始商部族的起源神话。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审视这一神话,可发现它作为一种原型,有其典型意义。有关鸟卵生子的传说长期流传于东北地区,如《论衡·吉验》:“北夷橐离国王侍婢有娠。王欲杀之。婢对曰:‘有气大如鸡子,从天而下,我故有娠。”’《清太祖武皇帝实录》:“长白山,……有神鹊衔一朱果置佛古伦衣上,……其果入腹,既感而成孕。”高丽李奎极《李相国文集》中亦有鸟卵生子的传说,与《魏书·高句丽传》所记之事略同。而据傅斯年考证,商部族正是发迹于东北渤海地区。

  由此可见,所谓的“雊雉之异”是为了显示高宗武丁的中兴而造出的神话,它正基筑于商民族的玄鸟图腾信仰。商至盘庚而迁殷,发展兴旺,政局稳定。盘庚死后,传位二弟小辛,小辛不幸三年而亡,又传位三弟小乙,小乙即位十年而亡。其时殷道又衰,小乙之子武丁立,用傅说为相,伐鬼方、大彭、豕韦,修政立德,终使国家大治。诗云:“龙旂十乘,大糦是乘。”郑玄笺曰:“交龙为旗,高宗之孙子有武功,有王德于天下者,无所不胜服。乃有诸侯建龙旗者十乘,奉承黍稷而进之者,亦言得诸侯之欢心。十乘者,由二王后,八州之大国与?”中原部族建立联盟后,统以龙为标志,“龙以建旗”。商族在东北兴起后,南下黄河流域,进而控制诸夏。高宗武丁时,中原各部族以车载稻米进贡。诗云:“四海来假,来假祁祁”,则不但是中原诸夏部族,即使是氐、羌等四边民族也纷纷进贡朝见。武丁功业之隆,于此可见。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西山有薇,二子采之。二子竟死,薇不疗饥。匪恶周粟,食不下咽。君臣义重,彼苍者天。尔道何人,数主一身。有何颜面,冠冕缙绅。乔固诸贤,宁死道边。曹操不帝,清议凛然。

颂歌

律应黄锺寒气苦。冰生玉水云如絮。千里乡关空倚慕。无尺素。双鱼不食南鸿渡。把酒遣愁愁已去。风吹酒力愁还聚。却忆兽炉追旧处。头懒举。炉灰剔尽痕无数。

颂歌

扰扰尘埃白日忙,偶然来谒赞公房。行登峻岭跻攀倦,坐俯清泉笑傲凉。林静鸟声酬客语,风来花气逐人香。此时已觉凡尘断,分得高僧兴味长。

颂歌

芳草纤纤,游丝冉冉,可爱地晴江碧。世事浮云,人生大梦,歧路漫悲南北。漉酒春朝,步蟾秋夜,却忆旧时巾舄。问故园、何日归欤,松菊已非畴昔。谁似我、十亩柔桑,千头佳橘,饱看绿阴朱实。溉釜烹鱼,饭疏饮水,胜咀绛霞琼液。鸟倦知还,水流不竞,乔木且容休息。喜间来、事事

颂歌

西山许迈无人问,只说东山有谢安。富贵光明贫贱晦,世情从古两般看。

颂歌

敲碎吟扉杳不闻,数声犬吠谷中云。几番欲去重回首,立尽斜阳不见君。

颂歌

琼瑶为室玉为台,隔岸群花照水开。莫道此楼容易上,天香曾到此中来。

颂歌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斜阳流水推蓬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颂歌

匈奴听镝忘劬劳,外家未必忘飞髇。如何异类待同匹,丹凤下与枭为巢。君不见大唐公主亲嫁辱,终唐老鹘来相纱。渡河白来话涕泣,后人犹以昏为交。

颂歌

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

颂歌

云里幽僧不置房,橡花藤叶盖禅床。朝来逢著山中伴,闻说新移最上方。

颂歌

久向空门隐,交亲亦不知。文高轻古意,官冷似前资。老觉僧斋健,贫还酒债迟。仙方小字写,行坐把相随。

颂歌

六月鄞江旱,焦劳刺史忧。戴星趋洞府,踏月叩龙湫。引咎青章设,为坛古法修。山川将尔遍,牲币岂吾留。帝意兹回眷,神聪俯应求。油云潜感召,灵雨忽滂流。急势朝翻幕,寒声暮咽沟。余波平浦屿,翠色蔽田畴。池阁消残暑,闾阎庆有秋。邦民无以谢,惟起载途讴。

颂歌

嫁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雨荒春圃唯生草,雪压朝厨未有烟。身病忧来缘女少,家贫忘却为夫贤。谁知厚俸今无分,枉向秋风吹纸钱。

颂歌

翠微深处著亭台,抖擞红尘双眼开。岚影剩添杯色好,泉声不带市喧来。竹间啼鸟破山寂,天际孤舟界浪回。占断鹞峰无限景,何妨杖屦日徘徊。

颂歌

雪霁万山出,和气蔼王正。平园春事竞起,梅柳冻全醒。此际朝元归路,疑有真仙呈瑞,笙鹤九宵声。东阁识风度,南极粲光明。看精神,秋夜月,玉壶冰。淳熙相业隆盛,家自得仪刑。闻道君王神武,捷报胡儿宵遁,玉殿正论兵。行奉紫泥诏,帷幄佐中兴。

颂歌

颍郡水东流,荀陈兄弟游。偏伤兹日远,独向聚星州。河润在明德,人康非外求。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颂歌

休沐欣逢一日闲,拟邀禅客共登山。两筇未许寻萝径,孤枕应须掩竹关。历历远峰尘土外,萧萧深屋草莱间。安眠却胜清游乐,觉看斜阳燕子还。

颂歌

老树槎枒只一花,气条亦不放横斜。无风无雨无烟月,独立人间莫怨嗟。

颂歌

五代乏真主,奸雄纷僭伪。横磨阔刀剑,白弱相篡弑。我宋有神宜,潜德动天意。故天意若曰,往为我之嗣。神祖拜稽首,乃即皇帝位。不惠兆民乐,不怒诸侯畏。颠倒执玉帛,奔走恐后至。天子赫斯怒,大警巡澶卫。射杀右贤王,遂斩匈奴臂。狼心贴然服,结好同昆弟。自此雨河间,寂寂

颂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