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大资途次口占

渡口斜阳欲满旗,锦衣容易逐云衣。
圣朝无事宗臣老,白发沧浪一舸归。

作品评述

《送赵大资途次口占》是苏泂所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渡口斜阳下的壮美景象,表达了岁月变迁中官员归隐的思考和感慨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渡口斜阳欲满旗,
锦衣容易逐云衣。
圣朝无事宗臣老,
白发沧浪一舸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渡口斜阳为背景,透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斜阳欲满旗,展示了渡口的辉煌景象,暗示了盛世的繁荣和辉煌。锦衣容易逐云衣,意味着锦衣玉食的富贵能够随着时光的流转而消逝。这里云衣可能指官职,暗示了权势的褪去和权位的消逝。

接着,诗中提到了宗臣老,表达了官员们在圣朝无事的时候,年老而无所事事的心境。这里的宗臣老可以理解为官员们在朝廷中任职多年,年纪渐长,却无事可做,感慨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化。

最后两句“白发沧浪一舸归”,以富有意境的形象表达了官员们归隐的心愿。白发象征着年老,沧浪指代悠悠的大海,舸则指小船。整句意味着白发的官员们在洪流汹涌的世事中,选择了乘坐小船回归大海,回归自然、归隐山水之间。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苏泂对官员们在时光流转中的归隐和对权势的淡泊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对岁月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淮上惊波欲去难,更逢春雪下云端。思君一夜如千里,手把琼枝不奈寒。

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

小巘平冈雪陆离,幽人又赋探春诗。典琴沽酒元非俗,著屐观碑又一奇。大度乾坤容落托,多情风月笑衰迟。吾生也似梅花淡,燕未归来蝶不知。

棋战久不对,对盟亦寖寒。方期会真率,乃尔变悲欢。岁晚本无憾,情深那忍看。佳城何处是,东望涕汍澜。

乔木张帷幄,小溪环佩声。清风复飒然,三者固难并。而我兼得之,世俗亦不争。逍遥万虑废,俯仰一身轻。豁若发醯鸡,悟然虚白生。万里涉山川,三伏值炎蒸。赤日正流天,篮舆须驻行。波明金沙露,渡仄画舫横。上飘以淅淅,下溅以泠泠。中有翠影浮,蓊蔚如画屏。顷刻谐我意,翛然

招提忆昔寄孤踪,晓甑犹尘午未舂。地僻读书无外事,家贫教子有全功。

道胜尘机息,讲馀林叶枯。清名高卧远,黑发苦吟无。庭静秋云澹,窗闲夜月孤。时闻适幽兴,上阁望平湖。

小筑三家聚,新篘万户春。昔豪几腐胁,今病罕沾唇。太古华胥氏,丰年畏垒人。超然市朝外,未易葛天民。

淮海岁方新,层阴便浃辰。山山能作雨,物物解呈春。野鸟千声异。江芜一色匀。农区田溜满,偏慰守藩臣。

柳丝轻飏黄金楼。织成一片纱窗雨。斗合做春愁。因慵熏玉篝。暮寒罗袖薄。社雨催花落。先自为诗忙。蔷薇一阵香。

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问春何事苦晴悭,春意惜花留嫩寒。共到花前细商略,精神最好雨中看。

暂舣溪头棹,来敲月下门。江湖十年别,故旧几人存。听雨夜同榻,论心酒一樽。不须谈世事,万虑满乾坤。

古驿萧萧独倚阑,角声催晚雨催寒。残年遇合应无日,犹说新丰强自宽。

奉水微微洒,恭提帚与箕。室堂须净扫,几案亦轻麾。

水声翻海底,塔影写楼心。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细。和气入、东风里。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愿新春已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水聚山环旺气连,荣华富贵各搀前。劫从无始认为我,数到有终还是天。晓月园林空唳鹤,晚风亭树谩鸣蝉。寄言世上耽迷者,所美当知非美然。

一自嘉禾见,于今岁几多。飞腾公可那,流落我如何。旧说金能点,今成镜失磨。未甘终痼疾,还复向医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