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峰

拄天屹页断鳌根,卧草蒙茸伏虎痕。
想见山中明月夜,有人长啸抱崑崙。

作品评述

《天柱峰》
拄天屹页断鳌根,
卧草蒙茸伏虎痕。
想见山中明月夜,
有人长啸抱崑崙。

中文译文:
天柱峰高耸入云,宛如一根支撑天边的巨柱,将云雾给顶开,
峰顶上的鳌鱼根被雨打风吹,已经折断,只剩一半根残留在山峰上,
草木茂密,丛生着茸茸的绿苔,好似有一只躺卧着的猛虎,
我常常想象在这座山中的明月之夜,有人长啸着,仿佛抱住了无比高远的昆仑山。

诗意:
《天柱峰》是一首抒发对自然景观的美好遐想的诗词。诗人以天柱峰这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为背景,将其比喻为撑起天边的巨柱。诗中的断鳌根象征着经历过时间的磨砺,却依旧坚韧。草木丛生、苔藓茂盛的描绘结合了素雅与生机,形成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中明月夜与长啸抱昆仑的向往之情。

赏析:
诗人运用富有想象力的修辞,以天柱峰作为诗的主题,写出了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通过比喻断鳌根、蒙茸伏虎,诗人巧妙地点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生命的强韧,给人以深刻的感悟。诗中描绘了山中明月夜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给人以宁静和安逸的感觉。同时,长啸抱昆仑一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让读者感受到了山中的自由与广阔。整首诗抒发了对山峰与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自由与壮志的向往,唤起读者对大自然原始的美好感受。

诗词推荐

脱旧著新金谷客,力能除蛟并白额。家养飞飞角傅翼,天下风尘儿亦得。调才疾足长叹息,御卿无权挽无力。可人可人与游辟,出门实繁九千跖。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负薪入市得百钱,归守妻儿烹斗粟。山林未尽终不忧,衣食自足他无欲。人生谁使爱功名,万虑千思挠心腹。

尝闻虞帝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已道一朝辞北阙,何须五月更南巡。昔时文武皆销铄,今日精灵常寂寞。斑竹年来笋自生,白蘋春尽花空落。遥望零陵见旧丘,苍梧云起至今愁。惟馀帝子千行泪,添作潇湘万里流。

已离南康县,不知何处村。荒郊霜洒道,野店犬应门。市尾人声闹,津头水气昏。云开双髻出,仿佛月梳痕。

栖鸡未旦鸣,粒食固宜报。林鸟何预人,哓哓欲谁告?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上蔡旧名士,中台令望郎。行驰封传宠,路向七闽长。山水闻清远,官曹试暇皇。遥怜荔枝熟,虚馆进风凉。

叹命无知已,吾徒却自宽。艰难为客惯,幽僻置身安。竟日霏微雨,空园浩荡寒。江山多胜境,到处得吟看。

天垂叠巘翠相交,风展文漪碧半篙。胜日难逢宜乐此,好山多买不为饕。了无叹息同登岘,忽有会心如有濠。更看溪光山色里,红霞蒸起万株桃。

南国山重叠,归心向石门。寄禅依鸟道,绝食过渔村。楚雪黏瓶冻,江沙溅衲昏。白云深隐处,枕上海涛翻。

脱白来求法,披缁去出家。此心如水月,结屋老烟霞。翠长真如竹,黄开般若花。寄言刘铁磨,自识赵州茶。

春墅一鸠啼,桥危懒过溪。径苔都上壁,野菜不分畦。倚杖妨花密,看山碍竹低。欲知幽隐处,风雨白门西。

古括人豪醉墨鲜,一樽宁怯酒如船。新诗磊磊珠玑落,不记梅花在眼前。

本来骑鹤上扬州,不学老君夸白头。丈夫要活三百岁,独在中书二十秋。

韩孟天下好,祝身犹戏駏蛩。今吾二三友,幸而得相逢。如何病在枕,垂见月律穷。前日始能杖,气力微春螽。出门候车马,庶几子予从。忽得连纸诗,壮然乱昏瞳。今我谢百事,无著中飞蓬。惟知烂漫饮,舍是非所通。愿群勤贮酒,相期雪翻空。

群公灰相,奉事齐庄。率时农天,举耜载扬。播厥百台,以佑我皇。多黍多稌,丕应农祥。

草草登临未拟回,烟昏雨湿赋归哉。山寒未放迁莺出,地胜先闻驾鹤来。老去春光都是梦,嬾边心事总如灰。归寻药裹扶筋力,准拟东风得屡陪。

坐曲木床,握乌藤杖。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像。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倏忽十六年,终朝苦寒饥。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