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作品评述

《赠孟浩然》作品评述:【注解】:1、红颜:指年青的时候。2、轩冕:指官职,轩:车子;冕:高官戴的礼帽。3、卧松云:隐居。4、中圣:中酒,就是喝醉的意思,5、清芬:指美德。【韵译】: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评析】: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诗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以一种舒展唱叹的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本诗就有这样的特色。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黄宝华)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诗词推荐

仙踪久矣闭禅关,忽遇高人唤得还。创就琳宫依岌页,移来真像带斓斑。路通远浦重重水,楼倚长松面面山。酌我一杯如有意,坐令衰脸变朱颜。

五律

维舟沔南岸,置酒岘山堂。入坐松雨湿,吹衣水风凉。烟岭火明灭,秋湍声激扬。乍释尘垢累,况余灯烛光。羊公昔宴客,为乐未遽央。而我独今夕,携家对壶觞。颇适麋鹿性,顿惊清兴长。归去任酩酊,讵期夸阿强。

五律

霜天柿叶须收拾,咫尺山园底去迟。不是功名覊绊得,病来筋力费扶持。

五律

田田荷叶大湖西,千队鸳鸯掠水低。却似吴娘机上见,绿罗初{?聂}锦茸齐。

五律

驰檄传闻思一来,溪头几立望樯桅。黄花又作霜前槁,白酒空留秋后醅。早岁交游今孰在,暮年林壑要深陪。世间名宦岂不好,只恐势移成溺灰。

五律

行如兄弟影连空,春去秋来燕不同。紫塞别当秋露白,碧山飞入暮霞红。宣王德美周诗内,苏武书传汉苑中。况解衔芦避弓箭,一声归唳楚天风。

五律

何处难忘酒,舟行不进时。漫流迷縴道,数日诮篙师。近树久犹见,远山都未移。此时无一盏,吾意亦纾迟。

五律

官河深水绿悠悠,门外梧桐数叶秋。中有武林陈学士,吟诗销遣一生愁。十载京尘染布衣,西湖烟雨与心违。随车尚有书千卷,拟向君家卖却归。

五律

古祠一区环槐榆,飞鼪在瓦狐树居。铁炉缺裂死灰冷,箕坐一寸青蟾蜍。平心定气详其来,颓垣古厕浊水渠。蛇惊鼠骇得败壁,一跃乃是神王庐。丹青神鬼非其乡,顾盼欲去聊踌蹰。悾悾鄙夫见之走,争持衮冕加猿狙。鸣钲考鼓动井邑,毳衣褴褴驱大车。浮萍狎狎叱不开,遥瞻窃礼三欷嘘。

五律

昨日阴云满太空,眼前不见祝融峰。晚来风卷都无迹,突兀还为紫翠重。

五律

戚戚复戚戚,送君远行役。行役非中原,海外黄沙碛。伶俜独居妾,迢递长征客。君望功名归,妾忧生死隔。谁家无夫妇,何人不离拆。所恨薄命身,嫁迟别日迫。妾身有存殁,妾心无改易。生作闺中妇,死作山头石。掩泪别乡里,飘摇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驱马上丘垅,高低

五律

清湾幽岛任盘纡。一舸横斜得自如。惟有此,更无居。从教红袖泣前鱼。

五律

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

五律

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

五律

肠断黄花霜後枝,花乾叶悴两离披。一花忽秀枯丛里,更胜初开乍见时。

五律

岩上横生脉,平林一里溪。众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自嫌昏黑至,难认壁间题。

五律

邈矣道祖,冥机惚恍。常德不离,至真无象。引位清穹,降祥神壤。酌楝荐诚,控飚来享。

五律

维舟镜面中,迥对白盐峰。夜静沙堤月,天寒水寺钟。故园何日到,旧友几时逢。欲作还家梦,青山一万重。

五律

茗椀梦中觉,荷花镜里香。凉生只当处,暑退亦无方。

五律

为郎须塞诏,当路亦驱驱。贵不因人得,清还似句无。烧烟连野白,山药拶阶枯。想得征黄诏,如今已在途。务简趣难陪,清吟共绿苔。叶和秋蚁落,僧带野香来。留客朝尝酒,忧民夜画灰。终期冒风雪,江上见宗雷。

五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