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超不借借

霜重风严景寂寥,玉关金锁手慵敲。
寒松尽夜无虚籁,老鹤移栖空月巢。

作品评述

《全超不借借》是宋代释正觉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霜重风严景寂寥,
玉关金锁手慵敲。
寒松尽夜无虚籁,
老鹤移栖空月巢。

诗意:
这首诗以冬夜的景象为背景,表现了一种静谧和寂寥的氛围。寒冷的天气使景色凝结了,没有丝毫的繁华和喧嚣。诗人描绘了一幅寂寞的画面,通过描写风、霜、松树和鹤的行为,表达了自然界的静默和空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清冷意境。诗人通过运用寒冷的自然元素,如霜、风、松树和鹤,强调了冬夜景色的寂寥和凝重感。风严霜重,景色冷寂,形容了自然界的冷漠和孤寂。诗人使用了"玉关金锁"的比喻,暗示了他对于琐碎俗务的厌倦和远离尘世的态度。同时,松树的寂静和老鹤的栖息,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静默与空灵。

整首诗情绪静谧,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冬夜的宁静与孤独。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清静生活的追求,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净化和远离尘嚣的思想情怀。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童子丹元家,湛然居灵府。世人不少悟,役役徒自苦。江湖岂不广,鱼乃投数罟。是身如璞玉,要经大火聚。万卷读丹经,孰能精去取?

反照前山云树明,从君苦道似华清。试听肠断巴猿叫,早晚骊山有此声。

横笛声转悲,羽觞酣欲别。举目叩关远,离心不可说。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路极巴水长,天衔剑峰缺。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星桥过客稀,火井蒸云热。阴符能制胜,千里在坐决。始见儒者雄,长缨系馀孽。

劫火光中立问端,衲僧犹滞两重关。可怜一句随他语,万里区区独往还。

参寥癞可去无还,谁蹈诗僧最上关。欲具江西句中眼,犹须作礼问云山。

乳乌不远飞,乳兽不远游。异类尚有恋,人独安所求。许侯恰为郡,乃甘贰一州。得以奉双亲,时物供膳羞。竹箭水顺疾,红旗插归舟。归舟莫苦急,睢阳多旧俦。丞相正喜士,樽酒应为留。清源六千里,到日鱼蟹秋。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尝眠。霖雨方为雨,非烟岂是烟。童收庭树果,风曳案头笺。仲虺专为诰,何充雅爱禅。静嫌山色远,病是酒杯偏。蜩响初穿壁,兰芽半出砖。堂悬金粟像,门枕御沟泉。旦沐虽频握,融帷孰敢褰。德高群彦表,善植几生前。修补乌皮几,深藏子敬毡。扶持千载圣,潇洒

儿能忍渴留佳醖,我亦开包得快梨。自笑初无泥可洗,颓然还得醉如泥。

春来多病感颓龄,草药泥瓶不暂停。身似漏船难补贴,齿如改屐久凋零。炎黄岂解留年寿,庄老聊堪悦性灵。长剑拄颐儿戏耳,底须麟阁更图形。

曲涧斜穿竹最奇,岂容长夏有炎曦。林深纵怯湖风猛,更为无筇立少时。

浮云连海岱,寒芜际碣石。落景惜登临,人烟渺萧瑟。

多应无旅思,天气正春暄。柳送行时路,花迎到处村。捷书新得意,诗句旧曾论。独坐相思日,东风静扫门。

簟冷乍逞新气味,扇凉重叙旧恩情。

竹屋少行迹,闭门春昼长。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苔藓侵阶绿,荼醾压架香。冥搜寻杖屨,不为看花忙。

宿雨净烟霞,春风绽百花。绿杨中禁路,朱戟五侯家。草色金堤晚,莺声御柳斜。无媒犹未达,应共惜年华。

逐鹿心虽壮,乘骓势已穷。终全盖世气,绝意走江东。

一喜长年为寿域,二喜丰年为乐国。三喜清闲为福德,四喜安康为福力。

未曾牛出定盘星,多少行家怨不平。待昨权衡来就手,方知斤两自分明。

云杪荧荧一塔灯,觉皇舎利宝烟凝。山门推上三更月,似照前朝礼皋僧。

桑柘枝头一一空,林峦放出画屏风。鹭鸶惊晚归飞急,零乱昏烟一抹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