臞庵书事四首

曲涧斜穿竹最奇,岂容长夏有炎曦。
林深纵怯湖风猛,更为无筇立少时。

作品评述

《臞庵书事四首》是宋代张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曲涧中斜穿竹林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曲涧斜穿竹最奇,
细长的溪涧蜿蜒曲折,穿过竹林,景色独特壮美,

岂容长夏有炎曦。
怎能容忍长夏时节有灼热的阳光。

林深纵怯湖风猛,
即使林木茂密,也不能抵挡湖面上猛烈的风,

更为无筇立少时。
更加显得筇竹稀疏,只有几根孤立的竹子。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绘曲涧斜穿竹林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曲涧的曲折蜿蜒让人觉得非常奇特,而竹林的存在给这个景象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作者认为,长夏时节应该是凉爽舒适的,不应该有炎热的阳光,这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期待和渴望。林中的竹子虽然稀疏,但是湖上的狂风却依然猛烈,这给人一种凛冽的感觉。最后几根孤立的竹子显得更加稀少,这又引发了人们对于光阴易逝、时光流转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光阴易逝的思考。作者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曲涧斜穿竹林的壮美景色,并引发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入思考。整首诗词既有景物描写的细腻之处,又有情感表达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抗步碧潭弥弥,五畬青髻累累。何年乔木倚筇枝。搜寻同队者,追说钓游时。今日昂藏称壮子,向来襁褓婴儿。年周甲子又重书。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

鹤驭来从玉席前。笑谈勋业照凌烟。心游物外都无碍,春在壶中别有天。香似雾,酒如泉。华堂冰雪映神仙。灵椿不老青松健,花里年年醉管弦。

窗眼蟏蛸粟许微,早能结网伺虫飞。都来口腹容多少,狼虎操心伏杀机。

尽日畏炎夏,随缘到上方。此心无势恼,何地不清凉。款话移禅榻,高眠背夕阳。衣巾并枕簟,长带佛炉香。

悬圃清虚乍过秋,看山寻水上兹楼。轻鸥的的飞难没,红叶纷纷晚更稠。风卷微云分远岫,浪摇晴日照中洲。跻攀况有承华客,如在南皮奉胜游。

补陀风月在,处处得真居。一六同妙湛,三千皆宴如。

老去流年不耐催,微霜又见菊花开。莫言冷落西风晚,也有飞飞小蝶来。

银床雨滴伴苍梧,香烬孤窗暗鸭炉。湿气生寒人迹少,紫苔重叠满金铺。

布帆摇曳夕阳斜,渡口南风起浪花。路入晋陵三百里,故乡回首是天涯。

看花西涧寺,忆子昔同行。兰入华觞气,波泛绿琴声。兹欢随节逝,离恨坐相婴。安得重联骑,射雉出东城。

炉火欲销灯欲尽,夜长相对百忧生。他时诸处重相见,莫忘今宵灯下情。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横湖十顷琉璃碧。画桥百步通南北。沙暖睡鸳鸯。春风花草香。间来撑小艇。割破楼台影。四面望青山。浑如蓬莱间。

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濛。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纵未肩康乐,犹堪跨惠连。生涯悬罄尽,诗句弹丸圆。古有王官采,今无海贾传。不知谁著价,携去访心泉。

千叶芙蕖白玉肤,一樽沆瀣碧琳腴。极知俱出氛埃外,我亦秋风山泽臞。

洲畔芦花到野桥,晓风吹浪伴归潮。醉中捉月怜波浅,别后看云恨路遥。江月绕阑非故国,霜华惊梦又明朝。问君鼓枻游何处,闲向髯翁试洞箫。

憔悴逢新岁,茅扉见旧春。朝来明镜里,不忍白头人。

明月挂青天,遥遥如目前。故人游画阁,却望似云边。水宿依渔父,歌声好采莲。采莲江上曲,今夕为君传。

当年临镜学施朱,不信人间有彼姝。瞥见内家眉样别,回看镜里是村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